#SRI

重建经济和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历史契机

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亚太区首席执行官滕雅诺

我们预计,疫苗接种有望稳步推进,而销售物流问题得到成功解决之后,相信2021年的经济会强劲复苏,因此净零排放会成为下一个目标。

tackle climate change

挥别非比寻常的2020年之后,亚太区投资者更加渴望了解2021年将会形成的趋势。去年的全球新冠大流行、防疫封锁和市场波动皆史无前例。经历过有记录以来最为急速的世纪性经济衰退之后,人们对未来一年将如何发展感到焦虑也就不足为奇。

单一因素左右着全球经济命运的情况少之又少,但是一旦发生,其影响则非比寻常。新冠肺炎疫苗能否顺利接种,能否有效地控制疫情,牵动着2021年的经济复苏。我们的投资策略师预计,疫苗接种有望稳步推进,而销售物流问题得到成功解决之后,2021年的经济相信会强劲复苏

以更绿色的方式重建

同时,低碳经济的转型有望在未来几年取得重大突破。新冠疫情非但没有将政策制定者和企业的视线转离气候变化带来的威胁,事实上还增强了他们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决心,但任重而道远。

《巴黎协定》的目标是将全球变暖幅度控制较在工业化前时代高2摄氏度以内,这要求全球经济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碳排放。实现这雄心勃勃的目标,将需要彻底改变大多数国家所依赖的碳密集型、集中化的能源生产和分配体系。它们将需要转向使用更分散的模式、可再生能源和创新技术,并为碳排放设定适当的成本。

在过去,我们会担心,减慢排放相等于放慢增长。这种担忧正在消退,随着研究显示,能源转型和更可持续的基础设施实际将需要对经济进行大量投资,并将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例如,在2019年,法国的一项主要研究指出,碳中和与经济持续的增长相辅相成。美国总统拜登已承诺,美国将在其上任首日重返《巴黎协定》。作为碳排放量占全球比重最大的地区,亚太区也在不断加大推进净零排放的力度。中国承诺在2060年之前实现脱碳,引起全球关注,而日本和韩国则承诺在2050年前实现零排放。

新的协议

中国通过其2018年建设可持续交通基础设施三年计划实施的政策措施,以及欧盟的“绿色新政”以及复兴措施基金,为这些项目给予开支授权。在美国大选期间,拜登先生还承诺在其首个任期内向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基础设施投资2万亿美元。

转型将如何实现?首先,各国政府需要提供碳定价框架。世界银行碳价格高层委员会要求,将全球碳价格设定在每吨40美元至80美元之间,使行业能够反映包括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内的全部碳成本。

政策还应该继续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和地热能等都是相当成熟且成本越来越低的技术-但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数据显示,亚洲85%的能源消耗仍来自化石燃料。

氢气在帮助部分工业流程和各种运输方式实现脱碳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此外,如碳捕捉和储存(CCS)等技术,以及能够有助于向电网平稳输送可再生电力的公用规模电池设施,也担当重要的角色。

我们预期,没有一种单一可再生能源可以主导所有的领域,但我们确信,为这种转型提供融资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长期投资机会,同时对地球的未来也至关重要。发电、储电和配电机会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对相关企业进行多元化投资将会获得回报。

影响力投资

我们预计,寻求机会进入与净零排放转型相关行业的投资者将迎来好消息。未来几年,可再生能源技术的重大进展有望降低能源的生产和储存成本,而这些改变将得到政府政策及其相关的基础设施开支计划的支持。此外,消费者偏好将越来越倾向于更环保的选择,从而带动正面的情绪。

过去3年,社会责任指数和ESG指数的表现优于全球股市基准指数,而巴克莱MSCI全球绿色债券指数,去年也展现出较同等水平的全球总信贷指数更好的回报和更低的波动水平。

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制造以及涉及能源储存和配电设备(包括电池及其成分材料)的公司,其股票具有吸引投资者的潜力。

坐言起行

2021年的经济格局,是在去年各国央行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而采取大规模紧急措施的基础上形成的。2020年3月中,美国联储局将利率降至零,并宣布一项7,000亿美元的量化宽松计划。该央行及后迅速地补充称,将会有史以来首次购买企业债券。我们相信,随着支出继续凌驾收入,联储局将会维持低利率,以为政府庞大且不断增长的赤字提供资金,同时坚持实施持续的量化宽松政策。

我们预期,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5.2%,并会伴随因美元走弱而产生轻微通胀上升(我们预计,至今年年底,美元兑欧元汇率将达到1.25)。债券收益率将随着股市上涨而缓慢上升,而在复苏初期,周期性行业将率先上升。总体而言,对于投资者来说,目前的环境似乎相当利好风险投资。

经历2020年的意外之后,我们预测,2021年的冲击将会减少。经济逐步恢复正常,正在开发约70种不同新冠病毒疫苗的科学家、医疗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功不可没。

因为他们促使经济重新开放,这赋予我们一个重建经济的历史契机,让我们能够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更大挑战。诚如我们集团首席执行官所说,“一代人的斗争”已经在推动各个经济体的变革。随着这种变化的加速,投资机会将增加。

以上文章首先发表于《财经时报》新加坡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