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Strategy — 15.10.2019

财政政策来救场?

Prashant Bhayani & 谭慧敏

尽管环球各国央行同步放松货币政策的浪潮迭起,但可能仍不足以扭转环球同步放缓的趋势,尤其是鉴于贸易紧张局势中挥之不去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不利因素。此外,一些发达国家的货币宽松政策已接近极限。

毋庸置疑,任何中美贸易争端的持续解决方案都将消除不确定性、提振商业信心、并重振经济。然而,中美达成重大贸易协议的可能性较低,不过达成有限的贸易协议或贸易休战仍有可能。因此,财政政策至关重要,且被视为更高效的反周期工具,用于刺激总需求及提高通胀预期。事实上,财政刺激已开始实行,主要是受中美两国驱动。近几个月来亦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亚洲正在采取财政刺激措施。

 

美国:大选前实施大规模财政刺激的可能性较低

2018年大规模减税后,20198月初通过一项预算协议,取消支出上限、将政府债务触及上限的时间推迟至20217月、并在未来两个财政年度增加支出分配。然而,最新举措仅会避免重大的财政紧缩,并不会刺激经济增长。在202011月大选前,华府有可能会透过类似最近的农业紧急援助的行政手段来实施小规模的财政刺激。但是,民主党主掌众议院,实施大规模的财政刺激则不太可能。

欧元区:「先苦后甜」

在连续5年实现财政盈余后,市场对德国财政刺激计划的预期越来越高。德国历来较不情愿使用财政工具。然而,政策制定者似乎是被动的,而非主动。他们可能仅会在经济衰退时才采取财政措施。因此,实施滞后意味着财政措施对经济的正面影响可能不会在2020年及时彰显。

 
Germany Fiscal Balance

数据源:彭博、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截至2019年9月30日

英国:万一「无协议脱欧」则采取财政刺

倘若「无协议脱欧」,潜在的经济衰退可能会被财政刺激、进一步减息及重启量宽所抵消。如果英国最终「协议脱欧」或「不脱欧」,我们预期政府会采取一些扩张性财政刺激措施,并伴随减息。

 

日本:采取财政政策以抵消增值税上涨

日本的消费税从2019101日起上调,政府机构及部门要求创纪录高位的2020财年预算,近105万亿日圆(约合9860亿美元),比2019财年102.7万亿日圆还要高的预算,旨在避免税率上涨带来的收缩效应。

 

中国:基础设施投资加

在最新一轮的宽松政策中,财政支出发挥主导作用,包括去年宣布的2万亿人民币减税降费(约合2980亿美元)。提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使用效率及放宽信贷融资,会在2020年进一步提振基础设施发展。虽然中国的官方财政赤字目标上限为国内生产总值的3%以下,但预计中国整体财政赤字(官方+预算外)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11%左右。

 
China's augmented fiscal deficit and breakdown

数据源:摩根大通、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截至2019年9月30日

越来越多证据显示亚洲实行财政刺激措施

除中国之外,越来越多亚洲国家正在实施雄心勃勃的财政计划。印度出人意料地宣布将企业税从30%降至22%,价值1.45万亿印度卢比(约合200亿美元),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7%印度尼西亚计划将企业税从目前的25%逐步削减,2021年税率降至22%2023年降至20%泰国20198月宣布一项3160亿泰铢(约合100亿美元)的刺激计划,旨在刺激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南韩提出明年514万亿南韩圆(约合4240亿美元)的创纪录预算,若算上补充预算,这比今年的支出增加8%。 

为了从中美贸易战中获益,印度允许新成立的制造企业自2019101日起仅缴纳15%的企业税,这一举措可能会吸引一些希望将供应链转出中国的企业进行投资。泰国亦宣布对迁出中国的企业减税50%,而台湾201811月宣布「台商返台」政策,包括提供工业用地和税收减免,这一政策迄今为止已成功帮助142家企业重返台湾投资项目获批且价值6110亿新台币。

财政措施在减息周期「更便宜」

随着减息带来的回报日益减少,尤其是在利率进一步变为负值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将更有效地提振经济增长。在货币宽松周期实施财政措施亦「更便宜」,因为借贷成本及财政扩张对债务可持续性的影响降低。

环球整体财政状况可能最多只是在2020年温和扩张。在没有经济衰退的情况下,财政结余大幅扩阔(大规模刺激计划)是不太可能的。尽管外界一致预期会使用财政工具,但实施起来可能仍需时日。因此,环球经济很可能在变得更闪耀之前会更黯淡。投资者应持续投资多元投资组合,不仅包括传统的股票及固定收益资产,亦包括黄金及对冲基金等另类投资。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