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港股市观点:中国的复工荆棘之路
投资情绪短期内料维持审慎
中国以外地区的新增病例数量攀升,尤其是在南韩、意大利和伊朗。全球股市应声暴跌(如图表1所示)。二十国集团财长及央行行长于2月23日纷纷警示,由于致命新冠病毒导致供应链中断,全球经济持续面临潜在的下行风险。南韩新增病例爆发式增长,意大利感染人数破百。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病例数量也不断上升。1月份时,大多西方国家投资者忽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性,而如今,疫情防控最新消息显然已成为全球股市投资者最关注的问题,并将在短期内继续主导投资者情绪。
本地消息而言,继新加坡推出财政预算刺激计划以应对疫情影响之后,港府亦于2月26日公布2020/21财年的财政预算案,包含前所未有的刺激政策。随着风险情绪趋审慎及失业率日益上涨,本港二手楼交易量呆滞数周后,减价幅度现达两位数,不少豪华公寓更是降价28%亏本出售。

图表1:恒生世界指数与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指数
资料来源:彭博,截至2020年2月24日。上述图表仅供参考,并不代表目前或未来表现。
全国人大有望3月底前召开?
我们认为,国务院正大力遏制疫情蔓延,而且大多数投资者相信,一旦国务院宣布人大复会日期(原定于3月5日起召开),可能就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已经得到控制。市场的基本预测是,疫情或将于今年第一季度末之前得到全面控制。而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或延续至第二季度。
事实上,2月10-14日期间,中国经济仅恢复40-50%产能(如图表2和图表3所示),各行业的恢复情况差距甚大。基于疫情遏制的假设(疫情造成的影响严重但较为短暂),市场预期此次疫情或会拉低中国今年第一季度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至4.5%,低于去年同期的6%。

图表2:人民币兑美元交易量
资料来源:彭博,截至2020年2月24日

图表3:铜管制造商运营率(按规模)
资料来源:彭博、上海有色网,截至2020年2月26日
上述图表仅供参考,并不代表目前或未来表现。
政策重心从“隔离”转向“复工复产”
中国各级政府再推刺激举措(如图表4所示)。除了人行降低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及公开市场操作“放水”之外,地方政府也频频发力。举例来说,云南政府公布3.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基金投资计划,包括斥资逾1000亿元建设昆明至丽江高铁的计划。这也是云南政府基建计划的一部分,即今年基建投资实现20%以上的同比增长,并加强全省乡村道路建设。
此外,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召开会议,侧重两大任务:一是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二是降低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根据会议总结,工作重心将放在促销费和促投资上面。中央政府亦希望加速部分行业的投资,例如制药、疫苗、生物技术、医疗设备、5G及工业互联网。

图表4:中国施政时间表
资料来源:彭博经济研究,截至2020年2月25日。上述图表仅供参考,并不代表目前或未来表现。
具体而言,2月22日,工信部就5G商用试用进程召开会议,会议强调:
1)要加快推进5G发展;
2)推动信息通信业复工复产。
我们保守估计,市场现预期2020年会新建70万个5G基站,若政府希望加码到100万个,那这就意味着会有额外600亿元的资本支出。
市场仍预期2020年5G手机出货2亿部(如图表5所示),我们认为该预测并未考虑新冠肺炎疫情的风险(不仅中国,南韩也经历供给侧中断)。尽管如此,我们同意市场的乐观观点,即今年下半年的反弹幅度会超过以往水平,而且年初的设备销售一般本就较缓慢。总括而言,大多数投资者认为,中国的手机厂商可能会推迟新品发布,这可能导致苹果今年晚些时候首推5G iPhone手机时出现扎堆现象,从而使竞争更加激烈。

图表5:2020年5G手机出货量预测
资料来源:国际数据公司、Gartner、 Counterpoint Research、截至2020年2月25日。上述图表仅供参考,并不代表目前或未来表现。
互联互通”新纪元
短短三个月不到的时间,新冠肺炎疫情已引发创新和新商业理念不断推陈出新。许多领域“线上取代线下”进程进一步提速。举例来说,即使在疫情结束后,在家办公/异地办公料会越来越受欢迎,这应促进远程办公及云端基础设施/软件结构性需求增长。
同样,线上教育逐渐取代线下教育,而且这一趋势或会持续,因为学生和老师都意识到线上教育带来的方便和灵活性。
此外,医改可能会透过更多技术的应用来实现,包括远程诊断、远程治疗及大数据等。除了传统的公共医疗外,这还需要更多私营板块的参与。
随着物联网及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目前的肺炎疫情为创业和创新的蓬勃发展成大趋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因为结构性主题往往会紧跟资本支出的脚步。
「我们会继续增加新经济股的比重,并远离传统经济板块。我们亦认为,股息递增股继续表现靓丽。这些增长快速的新经济公司的现金流和股息料日益增长,因为其业务模式日益成熟。长线来看,我们认为以这些股息递增股作为投资标的的指数或跑赢大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