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Strategy — 25.10.2018

史上最长牛市短期内不似会终结

Roger Keller, 瑞士首席投资策略师

股市目前正处在犹疑期。不确定性在短期内不太可能消失,且波动率亦可能持续。中期前景展望维持向好,应该主要利好顺周期市场及板块。

Longest equity bull market

“十月:这是投机做股票尤为危险的月份之一。其他特别危险的月份是七月、一月、九月、四月、十一月、五月、三月、六月、十二月、八月、和二月。” --- 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

是“十月效应”抑或是更糟情况的开端?

自1928年,美国股市在10月份已有39次录得负回报。十月成为股票投资最危险月份,是因为史上的这个月曾出现过1907年恐慌、1929年股灾、黑色星期一(发生于1987年10月19日)以及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我们认为,投资者不必太担心“十月效应”。统计数据虽有趣,但我们并不会去找寻这些数字背后的含义。

同样,我们并未察见“超级碗”指标“预测”市场趋势(如美国橄榄球联会获胜则股市会跌;如国家橄榄球联会获胜则股市会涨)成功率达80%具有任何意义。这纯属相关性,并无因果关系。另外,9月份(在过去90年)一直是历史上一年中最疲软的月份,亦是录得负收益率次数最多的月份。

今年10月上半月,环球股市跌近6%。造成此跌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债券收益率上升及市场担忧中美贸易紧张关系会影响企业利润。正如我们下文所解释的那样,我们认为牛市于短期内不似会终结。

两大主要原因

美国盈利季开始之前就出现市场抛售,因为投资者愈发担忧中美贸易紧张局势给利润带来的负面影响。这些忧虑出现在第二季度盈利达到增长率峰值之后。目前盈利开始转向更可持续的增长率,这同时也引发市场疑虑估值是否被高估,尤其是在美联储正逐步收紧政策的情况下。

数据源:机构经纪人预测系统,汤森路透Datastream

造成近期市场抛售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是债券收益率上涨了40个基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份的股市暴跌亦发生在债券收益率猛增(55个基点)之后。

我们不排除未来数月内会出现进一步损害,详细原因见下文。但是,担忧牛市将转熊市,意味着担忧在未来12至15个月内经济会开始衰退,然而我们并未预见会出现此情况。

本轮周期已处于后期但并未终结

根据美国的数据,当前经济扩张时期为史上第二长。若它能至少持续到2019年7月,则能成为史上第一,我们认为这是很有可能发生的。

有不少迹象表明,当前经济周期已到了成熟阶段:比如,美国申领失业救济金的人数创五十年低位,环球消费者信心提升,企业利润显著改善。

此外,亦有众多迹象显示,当前经济扩张不太可能很快结束。首先,公司面临的成本压力维持温和。第二,就业市场及工资趋势利好消费前景。第三,投资开支,作为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仍处于温和水平,且投资者的承险意欲十分明显。第四,名义及实际利率水平均保持温和,供求信贷趋势向好。最后,环球贸易风险保持在可控范围。

这些经济趋势表明,盈利于2019年将会继续增长。

共识盈利增长预测

资料来源:机构经纪人预测系统

虽然共识预期仍太过乐观,但盈利于2019年的增长若下调至5-7%范围就足以看好股市未来12个月的表现,因为基于市盈率、市帐率、股息收益率或与债券相比,估值合理。

环球股票的市盈率稍低于长期平均水平

短期缺乏正面动力

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在于中期而是近期前景。我们很难找到正面动力。首先,环球流动性趋紧,货币供应量、世界货币基础及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趋势都证明了这点。

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放缓

第二,环球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确认,2018年是增长高峰期,而增长将会减速。让投资者相信2019年是经济稳健扩张的一年,需要一段时间。此外,正面与负面的经济数据惊喜相互抵消。

第三,政治环境将持续不稳定。首先,欧洲委员会或将很快就意大利预算发表负面观点,并要求其修改支出计划;如意大利仍缺乏灵活性,那么布鲁塞尔方面可能开启“过度赤字程序”,这最终可能导致对意大利的财务制裁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0.2%。第二,英国脱欧引发的不确定性将持续升级;虽然脱欧谈判的善意十分明显,但依旧困难重重,这令脱欧过渡期延长的可能性上升,进而导致不确定性持续。第三,美国中期选举日益临近,届时所有人的关注点都将集中在民主党所赢得的国会席位上。最后,中美贸易紧张局势很有可能持续下去。

最后,技术面仍旧平淡,因为关键支撑位被打破,而200日均线趋势亦正不断恶化。此外,情绪指标为中性,相对强弱指数及移动平均收敛/发散指标,亦然。

考虑到这些因素,市场近期内应该继续保持无方向性及波动性。

正面投资影响

展望未来,我们的基本分析是,世界经济将于2019年继续增长,股市前景将保持向好。一旦投资者相信这会发生,市场将会开始出现正面动力,促进顺周期市场(欧元区、日本及新兴市场)和顺周期板块(能源、金融、材料及工业)缔造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因此,投资者应注重利用市场压力较大时期,增加对这些领域的持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