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通胀」与「恐慌」之别
概述
- 美债收益率2月下旬急速飙升令金融市场感到不安,引发风险资产出现姗姗来迟的修正。
- 此次震荡更像是「不减码的恐慌」,并不意味着任何央行很快就会开始削减买债规模。
- 实际息率不断上升显然表明全球再通胀和经济复苏的势头更盛,这往往利好风险资产。我们特别看好周期股和金融股,并预期2021年将出现商品牛市。
不减码的恐慌
美债收益率2月下旬急速飙升,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更是升穿1.5%,令金融市场感到不安,引发风险资产出现姗姗来迟的修正。这让投资者回想起2013年的「减码恐慌」,当时美联储缩减买债规模的前景导致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4个月内几乎翻倍,股市大跌。
尽管如此,我们相信股市最近发生的情况更像是「微型恐慌」,并不意味着任何央行很快就会开始削减买债规模。事实上,市场担忧的并非名义收益率的上涨,而是实际收益率潜在的无序上涨,因为盈亏平衡通胀率(通胀预期)最近几周回稳。
是否该担忧实际收益率不断上涨?
从历史数据来看,实际与名义收益率以及通胀预期有序上涨往往利好风险资产,只要这种上涨伴随着强劲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名义增长率,即「收益率因好的原因上涨」。然而实际收益率若增长过快,以至于金融状况收紧,市场情绪就会转为避险。
正如下图所示,美国金融状况目前仍然宽松。我们相信美联储不会袖手旁观,放任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涨幅过大。我们预期,美联储今年也不会放慢每月买债步伐。

美国金融状况依然宽松
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2021年3月3日 上图仅供参考,有可能会变动。
潜在的赢家
尽管最近出现修正,但有迹象表明市场仍存在自满情绪,成长股(科技股及医疗保健板块)估值偏紧,短期需谨慎。相反,从历史数据来看,周期股和金融股(市盈率倍数仍非常合理)与不断上升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呈现正相关性。

各板块与不断上升的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相关性
资料来源:汤森路透Datastream、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2021年3月3日 过往表现并非目前或未来表现指标。
新的大宗商品「超级周期」来临?
经济复苏和环球绿色发展计划将有助于今年的大宗商品需求大幅增加。大宗商品可作为再通胀背景下不错的对冲工具,我们看好商品。长远来看,此轮商品周期将是与上一轮截然不同的「超级周期」,即聚焦部分与环保主题相关的基础商品。
我们依然看好黄金(我们的目标区间为每盎司1800-2000美元),我们预期央行会防止长期收益率上涨得过快过高。

电动汽车及能源转型对商品的需求不断上涨
资料来源:世界银行 过往表现并非目前或未来表现指标。
结语
最近的美国(实际)收益率飙升并非「减码恐慌2.0」。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最近的国会听证会上重申,美联储将会维持宽松政策,并继续保持目前的资产负债表扩张步伐。实际息率不断上升显然表明全球再通胀和经济复苏的势头更盛,这往往利好风险资产。我们特别看好周期股和金融股。我们亦相信,辛丑牛年将出现商品牛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