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
法国巴黎银行亚洲区股票咨询部主管徐启敏 & 法国巴黎银行亚洲区股票咨询部资深顾问李永琛
摘要
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俄罗斯乌克兰冲突正对金融市场构成更大压力。避险情绪升温和通胀预期上升,令股市备受冲击。
同时,香港为遏制Omicron疫情而采取严厉的社交距离措施,正带来随处可见的副作用,零售商更估计销售收入可能下降20%至60%。
长线而言对股票保持正面观点。尽管短期内面临诸多挑战,但仍有多项因素,让我们对股票持较长期的正面观点,包括 1) 强劲的盈利及现金流增长,2) 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措施,3) 人民银行放宽货币政策,4) 处于高水平的储蓄,以及 5) 全球取消与疫情相关的流动限制所带来的提振作用。我们建议投资者以适当的板块轮动策略应对风险,并为今年较后时间可能出现的周期性反弹做好准备。
3月份重要市场因素包括:
n作为中国至关重要的年度政治会议,全国两会将于今年3月4日和5日揭幕,届时将阐述中国主要经济和外交政策。
n业绩高峰期 – 我们相信市场对企业盈利的预期并不太高。如2021财年业绩能带来惊喜,将可能成为市场催化剂。
重点行业值得留意的发展
- 中国互联网:与外卖送餐平台、手机游戏、金融科技和元宇宙相关的各种负面消息频出,使行业经历较大波动。投资者愈加关注互联网巨企「为国家服务」及对盈利的长期影响。
- 香港房地产:政府提出多项政策,将可能支撑住宅价格,同时将市场力量由零售物业业主转移至租户。
- 银行及券商:监管机构已完成「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币计价的可行性研究。
- 亚洲制造商:要评估通胀环境将持续多久并不容易,而俄罗斯乌克兰冲突正令全球大宗商品供应的短期前景恶化。我们相信亚洲制造商将可能承受大部份的利润率压力。
乘风破浪
地缘政治局势持续紧张,俄罗斯乌克兰冲突正对金融市场构成更大压力。尽管事发地区与香港和中国距离甚远,但避险情绪升温和通胀预期上升,仍然对股市造成冲击,也将油价推至多年高位。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亦可能影响全球金融及支付系统的稳定。
与此同时,香港为遏制Omicron疫情而采取严厉的社交距离措施,正带来随处可见的副作用。香港零售管理协会指出,其会员预计商场客流量将下降至少一半,与我们每天目睹的情况一致。零售商更估计,销售收入可能会下降20%至60%。
长线而言对股票保持正面观点
尽管短期内面临诸多挑战,但仍有多项因素,让我们对股票持较长期的正面观点,包括 1) 强劲的盈利及现金流增长,而这将受惠于 2) 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措施(例如中国「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计划),3) 人民银行放宽货币政策,4) 处于高水平的储蓄,以及 5) 全球取消与疫情相关的流动限制所带来的提振作用。
我们继续建议投资者以适当的板块轮动策略应对风险,并为今年较后时间可能出现的周期性反弹做好准备。
2022年3月重要市场因素
全国两会 – 作为中国至关重要的年度政治会议,全国两会将于今年3月4日和5日揭幕。其中,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将于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开,而十三届全国人大(中国最高立法机关)五次会议亦将于翌日召开。会议期间,中国将阐述主要经济和外交政策,关注重点包括:
- GDP增长目标 – 预期总理李克强将于2022年3月5日全国人大会议开幕时发表政府工作报告。这将是宣布2022年GDP增长目标的理想时机,预计中国将订下保持至少5%增长的目标(2021年增长目标为6%以上)。
- 财政刺激措施 – 自2021年12月以来,人民银行已实施多轮货币宽松,包括减息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以稳定经济,预计中央政府将向国家及省级部门发出指令,将经济维持在「合理增长区间」。
- 台湾与国防预算 – 此项指标反映北京对国家安全的评估。鉴于中共将于2022年底的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二十大)上选出领导人班子,加上最近的俄罗斯乌克兰冲突,今年的数字变得更为敏感。
业绩高峰期 – 香港股市正进入业绩高峰期,考虑到2021年下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重燃,加上通胀压力的影响,我们相信市场对企业盈利的预期并不太高。如2021财年业绩能带来惊喜,将可能成为市场催化剂。然而,投资者目前更加关注的是企业对2022年的展望。
重点行业值得留意的发展
1) 中国互联网监管消息频出
2022年2月,受各种负面监管消息影响,中国互联网行业较为波动(见图表1),这些消息包括:
i.外卖送餐平台被监管当局要求下调对食肆收取的服务费,国家发改委还要求营运商在疫情中至高风险地区向商户提供费用折扣。
ii.有传中国将实施更严格的游戏内容监管,并于今年内暂停游戏审批,但国家新闻出版署和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已随即回应「辟谣」。
iii.有未经证实的报道称,中国当局已要求国有银行启动新一轮检查,以查明这些银行与一间互联网巨企旗下金融集团有关的风险敞口。
iv.中国银保监会就以「元宇宙」名义进行的非法集资发布风险提示。

随着互联网巨企被要求「为国家服务」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投资者或将愈加关注这些最新发展对企业盈利的长期影响。但我们认为,就外卖送餐平台而言,对商户的扶持措施似乎是政府更广泛政策的一部分,目的是加快受疫情影响行业的复苏,而非只是针对外卖送餐或互联网平台。虽然电子商务平台可能被要求采取同样的措施支持小型商户,但我们认为任何此类措施都可能是暂时性的。
尽管中国互联网行业短期内仍将较为波动,而且对监管消息相当敏感,但整体而言,我们相信新的监管框架及政策已大致界定(例如反垄断、消费者保护及数据隐私、网络安全方面),而2022年将更专注于现有监管政策的执行,因此将为行业带来较少意外的负面消息。
2) 香港的房地产相关新政策
香港特区政府于2022-23年度财政预算案提出多项与房地产有关的政策,我们认为这些政策将使市场出现一轮洗牌。简言之,我们认为这些政策对开发商有利,但将不利于收租企业,而对香港房地产行业整体而言则喜忧参半。
- 利好 – 合资格享有80%贷款价值比率按揭(八成按揭)的物业价值上限将由1,000万港元上调至1,200万港元,而九成按揭上限则由800万港元上调至1,000万港元。此举可使中小型住宅物业变得更容易负担,从而刺激销售。
- 利淡 – 财政预算案宣布了一项前所未有的措施,暂时禁止业主对指定行业追缴租金或中止租约。此措施下,租户将可延迟缴付租金3个月,并可能延长至6个月。
我们认为新政策将有助支撑住宅价格(香港差饷物业估价署数据显示,本地私人住宅售价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连续四个月下跌) ,同时将市场力量由零售物业业主转移至租户。与零售及办公室收租企业相比,我们更看好拥有强大住宅项目储备的开发商。
3) 离岸人民币枢纽
同时,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在财政预算案演辞中披露,监管机构已完成允许「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币计价的可行性研究,并提出详细的实施建议。 政府将推出支持措施,增加人民币计价股票的流动性。银行及券商或将受惠于更高交投量及更大的投资资金池。
4) 原材料通胀及对亚洲制造商的影响
能源、大宗商品、劳动力及运输成本上升(见图表2)导致许多国家的通胀加剧,要评估此通胀环境将持续多久并不容易。此外,俄罗斯乌克兰冲突令全球大宗商品供应的短期前景恶化,因为俄罗斯是钯金(占全球37%)、天然气(17%)、黄金(10%)、原油(10%)、铂金(10%)、煤炭(8%)、镍(7%)、铝(6%)和多种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国,而乌克兰则是半导体设备关键原材料氖气的主要生产国。
我们相信,在大宗商品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的情况下,亚洲制造商(尤其是产能过剩及缺乏品牌实力的行业)将可能承受大部份的利润率压力。其中,航空公司、必需消费品、汽车、造纸商、建筑产品和设备制造商最容易受到成本上涨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