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入持有”还是“择时交易”?
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亚洲区股票咨询部主管徐启敏 & 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亚洲区股票咨询部资深顾问Godfrey OYENIRAN & 法国巴黎银行财富管理亚洲区股票咨询部顾问杨嘉琪
美国去年1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月环比下跌0.1%,是近三年来首次下跌;指数同比则上升6.5%。另一方面,美国今年1月非农就业数据强劲,新增就业人数高达51.7万人,远远超过预期的+18.8万人。
在一连串超大幅加息之后,美联储于今年2月将联邦基金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4.75%, 符合市场预期,并在货币政策声明中保留有关“目标利率区间持续上调”的措辞。然而,该行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变得相当鸽派,表示“通胀已经开始放缓”。
股市是否已触底?
在利率大幅调整的背景下,主要资产类别纷纷受到影响。我们留意到,投资风格明显转变,增长股跑输价值股。具体而言,在2022年,能源、金融和医疗保健类股表现出色,而科技和非必需消费品股则表现落后。
受正面季节性因素的影响,标普500指数在2022年第四季从超卖区域反弹。该指数曾于2022年10月触及3491点的52周新低。
在经历波动不已且充满挑战的一年之后,许多投资者渴望看到熊市结束,想知道“股市是否已经触底”?
等待政策转向
为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投资者、政策制定者和经济学家都在试图预测2023年的经济前景,而关键辩论点在于美联储的政策于何时转向。
这一转向将是市场的一大利好,但可惜并没有完美的领先指标。本行对终点联邦基金利率的预测维持5%,即预期美联储在2023年3月将再加息25个基点,然后将按兵不动,直到2024年转向。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的言论往往比他们的行动更重要。那么,剑指政策转向的言论会是怎样呢? 会是“遏制通胀的工作现已完成,是时候专注经济增长了”吗?
一切都会过去
2022年的市场受各国央行主导,但央行政策在2023年将不再是焦点。在经济衰退担忧的背景下,市场接下来必须攻克的难题将是企业盈利。
我们认为,通胀可能已经见顶,但企业盈利的跌幅仍有下行空间。我们认为,企业盈利增长可能出现均值回归,即进一步下滑至经济衰退时期的平均水平(如图1)。尽管如此,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由于多次大幅加息导致的经济衰退(受宏观经济驱动),而相比结构性衰退会更短暂。
正如一则古老的投资格言所说,“重要的是留在市场中的时间,而非揣测市场的时机 (it‘s not about timing the market, but time in the market)” 。我们相信, 市场在2023年将需要驾驭宏观经济环境,但正如以往一样,经济着陆时可能会较为颠簸。


企业盈利将成为焦点
目前正值美国2022年第四季度财报季。截至2023年2月3日,占标普500指数市值68.3%的成分股公司已发布季度业绩,总盈利超过预估1.5%,当中63%的成分股公司的盈利高于市场预期(如图2) 。
企业盈利预测下调始于2022年6月,也就是美联储首次加息后三个月。近几个月,市场对2023年每股盈利增长预期从10%降到2%,表明盈利开始正常化。
展望未来,尽管中国重新开放可能带来通胀上行压力,但中国在放宽疫情限制后,被压抑已久的需求可能为全球经济周期提供支持。
从“经济飓风”转为“经济温和衰退”
尽管最近几周预估显著下降,而且业绩分项数据也好坏参半,但大多数美国银行的2022年第四季业绩还是成功地胜过预期。
我们留意到,美国银行业的净利息收入强劲,消费者也继续使用信用卡消费。然而,美国银行业在2022年第四季度的信贷损失拨备共达28亿美元,而且交投疲弱。
尽管如此,美国银行业对经济的悲观程度远低于部分人的预期。美国大多数银行都谈到“温和衰退”,就连之前十分悲观的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戴蒙(Jamie Dimon) 也表示此前不应该用“经济飓风”一词(资料来源:彭博,2023年1月14日)。
市场对财报结果的反应正面,再加上“温和衰退”的前景,意味着股票价格可能已经反映大量的负面因素。
平衡增长和盈利
美国科技巨头于2022年第四季的盈利和指引普遍参差。然而,我们特别看好这些科技巨头的企业文化转变,更关注成本和资本支出的增长,管理层还谈到在继续投资的同时提高效率和消除过剩。
随着企业不惜一切代价保增长的阶段已经结束,科技领域的长期增长放缓,意味着受到宏观逆风和竞争加剧的影响更大。
不过,科技巨头的估值已从高位回落,目前的起点比一年前更有利,有机会重估。
我们相信,在挑战重重的环境下,科技巨头凭借稳健的资产负债表,表现将优于同行,而其核心业务最终能带动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