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储局「转鹰」下的部署
摘要
美国联储局2021年12月议息记录显示,联储局或将较预期更早开始加息,并减少其整体资产持有规模,从而抑制高通胀。市场对联储局转向鹰派反应负面,投资者又应如何部署?
规避估值昂贵的增长股
- 展望2022年,鉴于流动性、刺激措施、经济增长动力及盈利预测修正均已见顶,再加上估值高企,我们对市场整体的观点已转为中性。我们尤其对估值昂贵的增长股(特别是是无法盈利的科技公司)持审慎态度。
聚焦金融、能源及医疗保健行业的短期机会
- 医疗保健 – 我们认为此行业将更有韧力应对市场动荡。我们较偏好更具防守性的医药股,因为此领域受吸引的估值、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及高于市场平均的股息率等因素支持。
- 能源行业将继续受益于全球供求关系紧张,而且相较于大市,能源股在短期内将能更有效对冲通胀。
- 金融业中,我们特别看好大型银行,因为更急促的加息周期将可支撑净利息收入增长。
趁低吸纳价格合理的大型科技股
- 科技行业方面,估值仍然是关键的投资驱动因素。其中,我们继续看好科技巨企,正因为其估值并不高。
- 我们认为软件股仍有进一步调整空间,因为与半导体和科技巨企相比,软件行业的估值仍显著较高。市场亦忧虑,由于新冠疫情导致数码化趋势加速,软件需求在过去两年已提前消化。然而,我们认为这次调整是一个好机会,趁低吸纳估值合理、具竞争优势的优质大型股份。
- 我们对半导体行业的选股变得更谨慎。半导体周期很可能在2022年从库存减少过渡至库存积累阶段,行业亦将因此较2021年更为波动。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未来几个季度,随着供应限制缓解,加上投资者的期望仍然较低,行业盈利预测仍有上调倾向。
联储局「转鹰」触发增长股抛售,投资者应如何部署?
美国联储局2021年12月议息记录显示,联储局或将较预期更早开始加息,并减少其整体资产持有规模,从而抑制高通胀。联储局官员认为,缩减规模达8.8万亿美元资产负债表的时机,相比其过往经验,很可能与政策利率上调的时间点更接近。
联储局官员还指出,尽管面对新变种病毒带来的风险,经济和就业市场的前景已有所改善,而高通胀的持续时间则较原先预期更长。
市场对联储局「转鹰」反应负面,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随即分别下跌1.9%和3.3%,其中高增长股更首当其冲,多只股份下挫超过5%。
规避估值昂贵的增长股
展望2022年,鉴于流动性、刺激措施、经济增长动力及盈利预测修正均已见顶,再加上估值高企,我们对市场整体的观点已转为中性。
我们尤其对估值昂贵的增长股(特别是是无法盈利的科技公司)持审慎态度。这些公司早前在流动性带动的反弹中获益最多,但同时亦可能由于利率攀升或业绩未如理想,而在市场调整中回落最多。当中,许多长线投资股票的市销率1继续处于30至50倍水平,对估值下跌的屏障甚微。我们建议投资者继续避开此类股份。
如此,我们应聚焦甚么行业,捕捉短线机会?
聚焦金融、能源及医疗保健行业
医疗保健行业依然不乏投资机会,因为我们认为凭借其防守性,行业将更有韧力应对市场动荡。此外,行业的相对市盈率(相对于标普500指数)仍然处于多年低位(见图表1)。
行业中,我们较偏好更具防守性的医药股,因为此领域受吸引的估值、稳健的资产负债表及高于市场平均的股息率等因素支持。此外,一些供应新冠疫苗及药物的美国大型药厂,将继续受益于疫情主题。
相反,生物科技股份方面,由于长线投资的增长股在利率攀升的环境中将受到更大挑战,我们预期该领域的波动将更大。

另外,能源行业将继续受益于全球供求关系紧张。虽然美国能源企业能否与长期能源转型主题接轨仍然存疑,但我们预期在经济增长仍高于长期趋势的情况下,相较于大市,能源股在短期内将能更有效对冲通胀。
而金融业中,我们特别看好大型银行,因为更急促的加息周期将可支撑净利息收入增长。此外,交易和投资银行业务保持活跃,将有助抵销贷款增长所面临的挑战。银行亦有能力于今年透过增派股息和股份回购来提高对股东的支付。
趁低吸纳价格合理的大型科技股
科技行业方面,估值仍然是我们投资的主要驱动因素。其中,我们继续看好科技巨企,正因为其估值并不昂贵。
我们对半导体行业的选股则变得更谨慎。半导体周期很可能在2022年从库存减少过渡至库存积累阶段,行业亦将因此较2021年更为波动。尽管如此,我们认为未来几个季度,随着供应限制缓解,加上投资者的期望仍然较低,行业盈利预测仍有上调倾向。
更仔细观察下,我们发现行业中不同分部的表现参差不齐,其中计算业务走势最强,而汽车半导体及半导体设备亦可能随着供应链问题缓解而重拾动力。另一方面,我们对智能手机和记忆体相关股份则保持中性观点。我们对不同分部的偏好维持不变:计算 > 汽车半导体、半导体设备> 手机、记忆体。
至于软件行业,我们认为行业尚有进一步调整空间,因为与半导体和科技巨企相比,软件行业的估值仍显著较高。市场亦忧虑,由于新冠疫情导致数码化趋势加速,软件需求在过去两年已提前消化。然而,我们认为这次调整是一个良好机会,趁低吸纳估值合理、具竞争优势的优质大型股份。
软件行业部署策略
2021年对软件行业而言,是相当具挑战性的一年。 经历了年初的波动及其后的复苏,软件股自2021年10月以来的表现大幅跑输大市(见图表2)。这是市场担忧利率上升,导致多只高增长/高估值股份表现疲弱所致。
值得留意的是,在过去两年间,表现最佳25%与最差25%软件股之间的表现差异有所加剧,底层25%股份更自2016年以来首次录得负回报。
尽管如此,我们认为行业近期的调整已为投资者带来机遇,特别是估值合理的优质股份。而由于长线投资的股份已显著下跌,加上估值与中期收入增长潜力相符,部分股份亦存在「抄底」机会。

2022年市场可能维持分化
整体而言,2022年软件行业基本面仍然稳健,受惠于云计算、网络安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分析及数码转型的长期趋势。根据最近一项卖方调查,企业首席信息官预计2022年软件开支将增长5%,与2021年增长率大致持平。
尽管整体企业软件开支保持高企,但由于新冠疫情推动数码化趋势加速,市场担心软件需求(尤其是前台/创意软件方面)已在过去两年提前消化。后台软件开支目前较为落后,很可能有追赶的空间,而云计算和网络安全支出则仍然强劲。
软件行业的估值倍数仍然高企,加上2021年上半年业绩基数较高,以及利率风险上升,2022年将继续是以选股为主的市场。随着招聘和旅游支出回增,软件公司利润率亦可能稍为受压。估值方面,即使经历了近期调整,目前软件股的企业价值/销售倍数仍较5年历史平均水平高出50%以上。
我们的焦点
我们认为软件行业有以下投资主题值得留意:
1) 由并购驱动,且估值倍数有所折让的软件股
此类软件公司传统上透过积极的并购活动增长,而非仅依靠业务有机增长。尽管我们需考虑这种增长策略涉及的执行及整合风险,但我们亦相信软件公司进行收购及整合新资产的能力已有所成长。因此,有所折让的估值倍数亦反映着投资机会。
2) 企业后台相关软件/云计算
新冠疫情冲击过后,企业软件开支在经济复苏早期较为疲软,但过去几个季度,随着相关预算回升,企业软件开支一直在增强。我们认为后台软件开支目前落后于整体企业软件,在2022年将有追赶空间。与此同时,美国主要云服务供应商的收入亦在最近数季重新加速增长。
3) 「抄底」股
2021年表现较差的股份包括紧扣「疫情经济」主题的企业,例如视像会议服务,以及估值较高的公司。这些公司的业绩与展望虽然从绝对数字上看仍然强劲,但未能符合已有所提高的预期。当中,一些股票已从历史高位下跌超过50%。与其中期增长潜力相比,大幅下跌后的估值显得具有吸引力,不过股价要出现拐点,则仍可能需要一些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