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中投資展望
美股牛市正在老化、持續的地緣政治風險、貿易戰可能升温、以及新興市場貨幣受壓。再加上,原油走勢不明。2018下半年,投資者該如可應對?
我們在2018年初曾提到,各個資產類別的市場波動率過低,而且利率在2017年經歷「金髮經濟」* 環境後可能進一步上升。因此,踏入新一年,我們對股票持短期中性立場,並於2月股市出現拋售後趁機轉回略為偏高比重。
此外,我們認為美元在年初過度疲弱,所以預料走勢將會反彈。雖然這情況已經發生,但並不是當時的普遍預期。我們相信美元將於下半年稍為偏軟,尤其在緊張貿易關係消退後。
鑒於我們預料利率將會上升,我們對固定收益持偏低比重。一如預期,債市出現溫和調整,而美聯儲也加息兩次,並預測今年將會再加息兩次。我們繼續對固定收益持偏低比重。然而,個別亞洲和新興市場債券正展現投資機會。
在全球經濟增長仍然穩健的情況下,市場風險會否較為均衡?在2018年下半年,我們應把握哪些機遇和回避哪些領域?

圖1:資產市場今年更加波動
圖中的點代表截至2018年1月底的資產表現,而年初至今資產回報截至2018年6月30日。 資料來源: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彭博,2018年6月30日 *以摩根大通亞洲信貸綜合指數計算亞洲信貸回報
投資者擔憂爆發全面貿易戰、美國經濟週期步入尾聲、地緣政治事件和美元走強令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受壓所產生的風險,導致資產市場在2018年初表現強勁後轉趨波動。
主要的風險
風險1:緊張貿易關係升溫
保護主義崛起是威脅全球增長的頭號風險。由於全面貿易戰可能導致全球貿易大幅減少,歐洲和亞洲等較為開放的經濟體將比美國蒙受更大損失。我們認為各國仍能夠避免重大糾紛,但風險已經升溫。重要的是,目前經濟數據並未轉弱,全球經濟增長依然強韌,預料將會高於3%,若貿易協定出現驚喜,可望提振商業信心,刺激投資增加。
風險2:美國孳息率曲線出現反向形態
美國孳息率曲線趨於平坦,促使投資者擔憂可能出現反向孳息率曲線,因為在過去60 年,美國經濟陷入衰退前均會出現反向孳息率曲線。然而,我們的分析顯示當形成反向孳息率曲線後,股市平均在10個月後才會見頂(圖2)。

圖2: 美國孳息率曲線出現反向與標準普爾500指數見頂及美國經濟衰退的關係
資料來源:彭博,2018年6月25日
風險3:義大利政治和債務擔憂
義大利兩個民粹政黨組成新政府後,當地的緊張政局得以緩和。然而,儘管義大利債務淨額非常高並錄得預算赤字,新政府仍堅持推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因此信貸評級機構可能會下調其主權評級。重要的是,我們的基本預測是當地市場將持續緊張,但不會導致歐元危機。新政府已再次承諾繼續使用共同貨幣。波動率上升為歐洲股市帶來機遇,因為其估值和股息率吸引。
風險4:新興市場貨幣連鎖效應
美元在近月升值,是新興市場貨幣受壓的明顯因素之一,特別是對擁有雙重赤字(經常賬和預算赤字)和外債偏高的國家。但整體來說,新興市場國家的財政狀況較「 縮減量寬恐慌」** 期間為佳。鑒於美元估值過高,加上美國減稅進一步削弱當地經濟的結構性弱點(債務上升和負經常賬),我們仍然預料美元將于未來數季略為走弱,可望再度為新興市場貨幣帶來支持。我們認為目前市場壓力源自差異化發展,而不是系統性危機。
戰術性投資意念
對價值股持偏高比重:石油和金融股
價值股的相對表現跌至1999年至2000年互聯網泡沫期間的低位(圖3),因此估值非常吸引。首先,能源股依然能有效對沖不確定性日增的環境,因為該行業受惠於穩定而偏高的股息、強勁的自由現金流和吸引的估值。此外,油價應持續高企,將導致鑽油台數目增加,預料油價在今年餘下時間將維持於每桶65至75美元水準。其次,通脹預期升溫推高利率,可望令金融股受惠。利率上升可帶動淨息差擴闊和信貸增長更趨穩健,使銀行盈利提升。最後,預料市場表現將於下半年擴大至其他範疇。

圖3:標普500價值股指數對比標普500指數
資料來源:彭博,2018年6月25日
增持美國和亞洲本土股票
由於投資者擔憂緊張貿易關係升溫,較為專注於本土市場的美國企業受惠於稅改和本土增長強勁,自今年3月初以來表現領先。同樣地,在美國擁有業務的亞洲地區股票近月表現遜于廣泛亞洲指數。投資組合內持有全球企業股票的投資者可買入上述股票以分散風險。
以低相關性策略分散投資組合的風險
另類投資策略與市場的相關性普遍較低。過往資料也反映另類資產的風險調整後回報優於傳統資產,由於我們現時處於經濟週期後段,這特點尤其重要。我們繼續偏好全球宏觀、股票長短倉和事件主導策略。
是時候累積黃金
美元走強導致黃金偏軟,為我們帶來戰術性機會。我們偏好以黃金作為分散通脹和地緣政治風險的工具。從歷史角度來看,金價通常跟隨美國預算赤字上升。預料金價在未來6至12個月將靠近1,200至1,500美元區間內的高位。
長遠投資意念
巨龍崛起
中國目前占全球國內生產總值15%,但在全球股票和債券基準內的比重偏低,分別為4%和低於1%。隨著內地政府推行國際化政策以開放金融市場,加上全球指數將會納入更多在岸股票和債券,預料流入中國的資金假以時日將會大幅增加。中國股市的短期波動,為我們帶來長遠投資的入市良機。

亞洲投資級別和高收益債券/新興市場本幣債券
雖然我們短期內對信貸市場態度審慎,但也開始察覺債券展現價值,這對持有資產至到期日的長線投資者而言是最重要的參數。在過去一年至一年半以來,債券價格已大幅下跌。
亞洲投資級別債券的平均孳息率由2016年底的3.0%升至約4.5%;亞洲高收益債券的平均孳息率則由2017年初的5.5%飆升至約8.2%。上述發展為個別亞洲投資級別和高收益債券帶來吸引估值和入市良機。信貸分析將會是釋放這個領域價值的關鍵。
此外,市場聚焦於經常賬和財政赤字龐大的新興市場國家的弱點,使新興市場本幣債券在近月受壓。然而,新興市場基本面普遍較以往為佳,因為外部融資需求較低、外匯儲備較多和大部分地區通脹相對溫和。就息差而言,名義孳息率和通脹調整後孳息率均日益吸引。貿易關係緊張短期內構成阻力,但同時為長線投資者帶來優秀的入市機遇。
*「金髮經濟」: 不過冷、不過熱的經濟環境
** 「縮減量寬恐慌」: 美聯儲在2013 年提出將縮減買债步伐的言論導致美國 孳息率急劇上升
資料來源:彭博,2018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