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Strategy — 11.06.2020

2020年中展望與投資主題

投資導航 - 亞洲版 [六月]

當「經濟重啟」遇上「中美緊張局勢」

焦點

  • 我們維持「環球經濟U型復甦」的基本預測不變,但我們進一步下調環球經濟增速預測,預期今年增速為負3.3%,並將於2021年回升至+5.4%。
  • 美國大選在即,美國政府很可能採取鷹派的對華策略,主要透過措辭強硬及收緊一些監管措施,尤其是在科技和資金流動方面。
  • 我們下半年的五大投資主題,一方面著重在低利率環境下保存財富,另一方面著眼長線財富增值。

環球經濟逐步「重啟」

市場持續關注主要經濟體的重啟進程。截至目前,環球各國推出的大規模貨幣及財政應對措施讓金融市場得以回穩,然而這些措施能否讓經濟增長恢復往日光芒還有待觀察。經濟活動停擺近一個月後,環球採購及交通流量的高頻數據顯示,經濟活動已從4月中開始日漸恢復。

各國/地區及板塊恢復正常化的路徑有所不同,視乎「全球大流行」構成中斷的影響程度。從中國「先進先出」的經驗來看,製造業復產大概一個半月後服務業消費才開始復甦。經濟活動會在之後數月內進一步重啟,但越來越明顯的是,新冠病毒疫情可能持續更長時間直至疫苗研發出來並廣泛生產,所以各社會不得不適應「新常態」。旅遊業及其他娛樂活動等行業將會受影響,因為嚴格的限制措施依然未完全解除,而消費者也仍然不太敢去人多擁擠的地方。

我們維持「環球經濟U型復甦」的基本預測不變,但我們進一步下調環球經濟增速預測,預期今年增速為負3.3%(由此前的負2.5%下調)並將於2021年回升至+5.4%(此前預測為+5.6%)。我們預期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對大多數經濟體的供需影響比我們4月初預測的更久,意味著經濟復甦會更加緩慢。

目前的上行風險是,疫苗早於預期研發出來,進而提振經濟增長;而下行風險包括 (1) 刺激政策的效果遜預期,經濟復甦大幅減速,以及(2) 最壞情況發生,即冬季出現第二波疫情,將導致長達4週左右的第二輪封鎖(經濟影響或不及第一波疫情如此劇烈)。下表是我們對不同情境下主要經濟體的經濟增長預測。

GDP growth forecasts

經濟增長預測 (基本、復甦放緩及第二波疫情情境

資料來源:法國巴黎銀行,截至2020年6月1日

中美緊張局勢升溫

新冠疫情衝擊導致世界兩個最大經濟體之間的緊張關係加劇,並有損中國履行「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承諾的能力,即到2021年底前增購價值20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有消息指,中國已告知國有企業暫停進口美國農產品。

隨著美國境內的反華情緒升溫加上今年11月的美國大選在即,美國政府很可能會採取鷹派的對華策略,主要透過強硬措辭及收緊一些監管措施,尤其是在科技和資金流動方面。 但採取激進對華措施的機會較低,尤其是一些也會影響美國經濟(已深陷衰退)的措施。 

美國最近的宣佈包括:(1) 阻止聯邦退休基金投資中國股票;(2) 加大對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監督審查(參議院已通過相關法案);(3) 進一步收緊對美國技術和軟件出口給華為的限制;及 (4) 因北京當局訂立「港區國安法」而開始取消給予香港獨立關稅區特殊地位的程序。但「國安法」細則尚在起草階段,而美國將會採取何種實質行動也仍未清楚。兩國至今推出的所有措施(未提及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對美國乃至環球經濟的直接影響非常有限,令市場稍微鬆了一口氣。

我們的基本預測是,「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會保留或重新協商(55%的機會)。儘管如此,仍有45%的機會出現兩國對抗關係加劇的情況,意味著貿易協議面對破裂的高風險,或者美國加劇緊張局勢,單方面加徵關稅或採取其他懲罰措施。這會進一步打擊市場及商業信心,阻礙環球經濟復甦。

2020年中投資主題

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升溫及疫後經濟進入週期性復甦的背景下,我們下半年的五大投資主題,一方面著重在低利率環境下保存財富,另一方面著眼長線財富增值。

2020 mid year outlook

預期市場波動會加劇(尤其是越接近美國大選的時期),所以我們的前兩個主題具防守性,側重透過優質高息股及低風險收益產品来分散投資組合風險。

主題三旨在從「去全球化」的宏觀趨勢中受益,同時透過黃金等避險資產及/或利用證券表現分散性獲益的投資組合來對沖政治不確定性。  

最後,新冠危機放大並加速5G、人工智能及醫療技術等大趨勢發展。任何市場弱勢都是累積主題4和主題5投資的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