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銀行業動盪的影響

瑞銀同意以30億瑞士法郎(約合33億美元)收購瑞士信貸,此交易為全股票收購交易,並獲瑞士政府提供大額擔保和流動性支持。這個措施限制交易對手風險和存款戶面對的不確定性,進而有助於避免出現重大信貸危機。這可能對優先債券有利,因為此類債券在這種情況下仍受到保障。
然而,瑞士信貸的額外一級資本(AT1)債券被完全減記,而股東則得以保留部分價值,市場對此頗感意外。瑞士監管機構此舉雖合法,但引發AT1債券市場動盪,因為這一做法並未遵循資本結構的一般受償順序,不利於應急可轉債(CoCo債券)這一資產類別,特別是那些附有永久減記條款的債券。
歐洲監管機構發聲明稱,銀行破產時普通股權仍先於AT1債券承擔損失。此聲明發佈後,AT1債券市場和歐洲股票市場已經平靜下來,因為瑞士信貸事件應屬於特殊例子。
美國區域性銀行和瑞士信貸風波引發市場對危機蔓延風險的擔憂。這一次,主要央行迅速出手支撐流動性。美國官員也在研究如何暫時擴大聯邦存款保險公司的保險範圍,以確保在銀行危機擴大時為所有銀行存款提供擔保。目前,我們看不到全球銀行體系面臨系統性風險。然而,預期投資者情緒將保持疲弱,而市場於短期內仍會波動。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信貸條件將收緊,銀行可能提高借貸標準,而資本市場也可能會限制疲弱企業的信貸投放。我們的基本預測仍然是美國經濟將陷入衰退。美聯儲可能於本週議息會議上加息25個基點以對抗通脹,同時承諾提供流動性以維持金融市場穩定。目前期貨市場定價顯示,美聯儲今年可能會減息近1%,我們認為此押注略有過度。投資者應保持多元化和防守性,專注於短年期優質投資級別債券和優質股票,並 避開過度負債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