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觀點 - 股票編 : 雨天還是晴天
關鍵信息
- 香港/中國市場表現於6月顯著回升,驅動因素是市場預期習主席和特朗普總統在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同意重啟貿易談判、以及聯儲局與其他央行的立場更趨鴿派。
- 正如我們年初所預測一樣,2019年可能會喜憂參半 – 上半年波動、下半年復甦。雖然我們仍然維持之前的預測,但我們對於今年餘下時間的上行潛力持更加保守的觀點。
- 然而,我們認為香港/中國市場的盈利下行風險低於美國,因為我們預期中國政府必要時會推出額外的刺激措施。此外,我們認為,在美國總統大選臨近之際,貿易緊張局勢降溫的機會也會增加。
中美貿易磋商仍主導環球市場情緒
環球股市經歷動蕩的5月後於6月大幅反彈,部分是因為市場對於習主席與特朗普總統在月底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上的貿易談判持樂觀態度,而另一部分原因是市場預期中國將出台更多支持性政策。
儘管雙方均表示希望繼續高層協商並同意避免緊張局勢進一步升溫,但我們認爲此次握手協議大致上是把難做的決定不斷往後推遲。
我們預期,市場的正面反應要小於此前2018年12月的握手,因為市場已完全意識到,無論有多麼接近達成協議,取得的進展仍可能出現大反轉,尤其是特朗普政府屢將關稅作為解決非經濟問題的手段。
中國五月數據好壞參半
在中國,包商銀行於2019年5月24日被接管,引發投資者嚴重擔憂,但中國政府隨後立即推出各項政策護航,並成功帶動市場回升。
各項政策包括:
- 人行注入流動性
- 汽車銷售支持
- 財政部採取新舉措支持基礎設施支出
另一方面,5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好壞參半,印證了我們的觀點,即2019年第一季度的回升相當脆弱,且未反映貿易緊張局勢的影響。
- 生產 – 工業生產增速下滑至2009年3月以來最慢水平,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按月增幅亦逐月放緩。
- 零售 – 活動(汽車除外)回穩,受到勞動節的額外支撐。
- 信貸 – 5月,銀行貸款及影子信貸方面的社會融資總量均相對穩定。




雖然中美關係將在今年餘下時間繼續主導投資者情緒,我們認為市場仍會受到以下正面支撐:
- 聯儲局採取更加鴿派的立場,對此,我們預測2019年會有兩次「保險降息」
- 中國政府將會推出額外的正面政策刺激措施,例如降準或甚至是直接降息以及其他措施,以刺激私人消費及基礎設施投資
我們認為,2019年香港/中國市場的盈利下行風險低於美國。

重試2018年低位?
我們認為,鑒於利率前景大幅走低,為市場提供顯著的估值支撐,香港/中國股市跌破2018年低位的可能性非常低。技術面而言,恆生指數和MSCI中國指數於2019年5月底形成「雙底型態」,印證了我們的觀點。

喜憂參半之年?
我們年初亦預測,2019年可能是喜憂參半之年 – 上半年波動、下半年復甦,這似乎準確描述了香港/中國股市年初至今的表現。下半年前景相對更加正面,這是否就意味著「將重試2018年高位」?
我們認為,這一問題的答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關係的發展。正面而言,儘管我們的基本預測是「無貿易協議而又不再加征關稅」這一現狀會持續至年底,但是我們認為,美國總統大選臨近之際,貿易緊張局勢降溫的機會會增加。
如上文所述,各央行紛紛轉鴿派,加上額外的政策刺激措施,應會利好股市的估值及盈利表現。
真正的問題在於,貿易緊張局勢是否已經對環球經濟增長構成足夠大的拖累,並加速目前經濟週期結束。
近期美國數據顯示經濟疲軟跡象
儘管整體表現仍穩健,但近期美國經濟數據顯示,從製造業活動至消費信心均出現放緩跡象。




此外,我們留意到小型股和交通運輸板塊表現差強人意,這通常是美國國內經濟疲軟的跡象。

科技板塊是否為市場的憂慮,亦或是市場復甦的風向標?
我們格外擔憂科技板塊,尤其是半導體這一次級板塊。最近美國對華為實施的制裁進一步延緩了半導體行業的復甦,一些領先芯片製造商將中國需求放緩列為下調2019年盈利指引的主要原因。
若此制裁延伸至其他中國科技公司,並最終限制中國公司參與美國5G基礎設施發展,我們認為,半導體公司面臨顯著的盈利下調風險,且會令其已經高企的估值進一步承壓。
在我們2019年1月份發表的《投資觀點 -股票》中,我們預期科技板塊是2019年下半年市場復甦的風向標。雖然這仍有可能,但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關係的發展。
另一方面,環球央行目前紛紛採取更為鴿派的立場、利率前景走低、以及交易環境持續低迷,意味著亦不能指望銀行——環球最大板塊之一,能帶動股市反彈。
總括而言,雖然我們認為2019年市場已見底,但本輪週期後段亦很有可能已見頂。2019年下半年表現的關鍵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中美關係的二元進展。
市況波動,採用「槓鈴策略」
我們堅信,鑒於目前貿易磋商的二元結果,「槓鈴策略」仍適用。
一方面,我們認為,投資者應考慮增持必需消費品、房地產(透過房地產信託基金投資)、電訊及公共事業等防禦性板塊。

在這些板塊的公司中,我們尤其看好提供4.5%以上高股息-即超過恆生指數及恆生中國企業指數的平均股息率(基於彭博的市場一致預測,截至2019年6月3日)的公司,以及業務主要集中在香港或其他海外市場或專注中國內地市場、較少涉觸美國出口的公司,以避免目前貿易緊張局勢造成的下行影響及波動。

另一方面,我們亦建議投資者不要完全放棄高啤打係數板塊,如因美國制裁華為受重創的科技板塊,為了不錯過一旦達成貿易協議後可能出現的股價大幅反彈。
我們預期,主要香港/中國指數亦不會重試先前的低位。鑒於潛在下行風險有限,為避免錯過潛在股價大幅反彈,我們建議投資者採取有紀律的逢低買進方法,即每當被挑選的優質股的股價出現4-5%的調整,分批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