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料加速「可持續智慧城市」與「醫療創新」發展
焦點
- 待此次疫情結束後,相信各政府會投入更多資源,用於檢視公共衛生系統,尋找妥善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與有效治療、以及降低下一次疫情造成經濟中斷風險的方法。
- 這將產生強勁的對「打造結合複雜技術與高科技為一體的智慧生活」、以及「健全融合新科技和創新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的需求。
- 潛在的受惠範疇包括: (1) 線上平台的使用率日益增加, (2) 無人配送、工業自動化及智慧物流的進一步發展,(3) 將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融入公共衛生體系,以及 (4) 採用更快捷的醫療技術應用。
目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暴露多國公共衛生系統的弱點。隔離及防禦措施已改變消費行為並迫使企業探索遠程辦公商業模式。企業和消費者紛紛從線下轉線上。此次疫情令數碼互聯互通的趨勢進一步加速。
受影響的國家正蒙受巨額的經濟損失,眾多企業現時面臨嚴峻挑戰。待此次疫情結束後,相信各政府會投入更多資源,用於檢視公共衛生系統,尋找妥善預防、早期發現、早期診斷與有效治療、以及降低下一次疫情造成經濟中斷風險的方法。
這將產生強勁的對「打造結合複雜技術與高科技為一體的智慧生活」、以及「健全融合新科技和創新的公共衛生基礎設施」的需求。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及5G等新科技近年來得到迅猛發展。新冠肺炎疫情會刺激這些技術的商用、創新和新業務模式、從而進一步加強智慧城市與智慧醫療發展。
哪些領域是潛在的受惠者?
- 線上平台的使用率日益增加 – 疫情期間,已產生眾多新業務理念。舉例來說,由於售樓處關閉,中國房地產發展商紛紛轉戰線上營銷,並推出新樓盤的打折優惠。電子商務、在線教育、在線服務及在線娛樂也正迎頭趕上,逐漸取代傳統線下業務。未來還會有更多採用虛擬實境(VR)和擴增實境(AR)技術的新業務模式接踵而至。
- 無人配送、工業自動化及智慧物流的進一步發展 – 疫情期間,人際之間的接觸減少,所以在配送、工業和物流中使用機器人和機器變得更加普遍。此次疫情正推動各企業加入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大趨勢,以提升工業自動化。此外,自動駕駛技術也將為物流業賦予新能力。
- 將大數據分析解決方案融入公共衛生體系 – 各政府將熱衷於打造一個更安全、更注重健康的環境。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數據共享、借力大數據、以及超級大數據的商業應用,以提供更好地監測、早期發現、以及預防發生新疫情的風險。
- 採用更快捷的醫療技術應用 – 現已有使用5G技術為感染新冠肺炎的病人提供遠程診斷的案例。遠程診斷/療法/治療勢將得到更廣泛的運用。
未來可持續智慧城市
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各政府料會認清醫療系統及整體經濟在疫情期間暴露出的多重弱點。為此,各政府或將調配額外的資源並加大努力,以填補漏洞。隨著部分政府已經增加財政支出來著力構建更可持續的城市,此次疫情勢將加速和擴大可持續新型智能基礎設施的建設。多個政府需要加強與企業之間的合作,聯手構建新的業務與管治模式。這也意味著,那些能力側重於可持續設計與元素的顛覆性技術商業化的企業料會有日益增多的機會。
我們預期公共衛生系統會進行結構性改變,而且各經濟體會走上智能化的可持續發展路徑,因此我們認為,在此次不幸的新冠肺炎疫情結束後數年內,這些領域都將迎來令人振奮的發展機遇。任何市場調整皆是這些大趨勢投資主題的買入良機。
新冠病毒正加速數碼互聯的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