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前路茫茫
法國巴黎銀行亞洲區股票諮詢部主管徐啟敏 & 法國巴黎銀行亞洲區股票諮詢部資深顧問Godfrey OYENIRAN
市場情緒變幻無常。歐洲股市於夏季一度大幅反彈,到2022年8月中旬,泛歐斯托克600指數(STOXX 600)從7月初低位回升10.7%。
歐洲股市2022年第二季度業績並非如預期般差,每股盈利按年增長16%,較平均預測高出3%,主要受能源股帶動。業績勝預期的公司股價獲市場「獎勵」的幅度亦超過了正常水平。從消費品企業到製造商,許多公司均能透過加價轉移成本壓力,汽車廠商亦將生產轉至利潤率更高的車型。在公佈穩健的上半年業績後,歐洲股票盈利預測整體有所上調。
然而,該輪反彈背後並無堅實的基礎支撐。及後,受到歐洲央行加息幅度大於預期,以及對經濟衰退的憂慮加劇拖累,STOXX 600指數重新回落,更跌穿2022年7月低位和400點心理關口。
確實,宏觀經濟環境正變得更具挑戰性,具體例證包括歐元區2022年8月採購經理指數(PMI)遜於預期,並且連續三個月下滑,反映經濟活動於季內持續萎縮。
能源危機依然是主宰宏觀形勢的因素,推動着通脹走高,從而促使歐洲央行於2022年9月加息75個基點,幅度為該行於1998年成立以來最大。隨着能源價格持續上漲,歐元區通脹率連續11個月創新高。歐洲各國政府正竭力增加能源供應和庫存,減輕俄羅斯能源供應減少的影響。然而,進口天然氣佔歐元區天然氣消耗量逾90%,而天然氣更是該地區工業、服務業(非運輸)及家庭的主要能源來源。這說明市場將無可避免受到一定影響,各國亦已在為即將到臨的嚴冬作準備。
這些因素的影響已開始在股票層面浮現。例如,德國對俄羅斯能源嚴重依賴,該國企業可謂首當其衝,德國股市更成為過去三個月表現最差的歐洲主要市場。德國週期性股份特別容易受到能源、通脹和衰退風險上升的影響,而化學品生產商、汽車製造商和工業股份佔德國DAX指數比重高達45%。
毫不意外,歐洲企業的經營狀況亦已開始惡化。一間汽車廠商最近表示,由於通脹和利率上升對消費者造成衝擊,其新車訂單正在減少;一間主要化學品生產商警告指,全球經濟正在「逐漸降溫」。此外,一間時裝零售商的第三季度毛利率不如預期,並歸咎於衣料成本上升。
隨着歐元匯價走弱,貨幣走向亦成為更重要的因素。歐元貶值的好處在於今年夏季遊客數量錄得反彈,支撐了旅遊業和休閒相關股票的表現,而出口商亦可受益於更有利的匯率環境。不過,假日季節的短暫刺激已經過去,而出口商依然面臨供應鏈問題及成本壓力。歐洲整體增長前景的惡化,反映該市場的每股盈利預測確有下調空間。
我們預期歐洲將於未來數月陷入經濟衰退,至於衰退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將部分取決於能源危機的後續發展。
目前,泛歐斯托克600指數估值不高,其2023年預測市盈率約為10.1倍(見圖表1),而提供第三季度業績更新的公司將有機會重設市場預期。雖然股市在接近年底時仍有可能出現波動,但對長線投資者而言,我們仍在部分歐洲股票身上看見價值。
英國:首相履新,挑戰依舊
成為英國新一任首相的卓慧思(Liz Truss),正忙於應對一系列懸而未決的重大難題。
儘管通脹和借貸成本上升正在影響全歐洲企業,但英國的金融狀況尤為嚴峻。在全國家庭疲於應付拾級而上的食品和汽油價格之際,受俄羅斯能源供應限制影響,英國2022年10月的公用事業費用將上漲多達八成。
新首相的首項重大決策,是制定規模龐大的能源紓困計劃。但市場更大的關注點,在於新任財政大臣為支撐經濟而提出的減稅方案,減稅幅度為50年來最大。市場反應無疑是負面的,拖累英鎊兌美元匯率跌至新低,並引發英國國債價格急挫。不穩局面更促使部分銀行暫停發放新房貸,進而影響英國銀行股的表現。
政府債務急增可能導致通脹進一步上升,英倫銀行的任務或將因此變得更艱鉅。2022年9月,英倫銀行宣佈再加息50個基點至2.25%。這已是該行連續第七次在議息會議上加息,但其鷹派政策可能仍未到盡頭。
與此同時,部分零售商發佈盈利警告,反映了國內消費者面臨的壓力。然而,在諸多不利因素纏繞下,富時100指數(FTSE 100)仍然能夠穩守,並跑贏其他主要股市。該指數較高的海外業務比重(佔整體收入約70%),是取得此表現的一大關鍵。
富時100指數受國內形勢及輸入性通脹的影響較小。受惠於醫療保健及必需消費品行業的較高比重,以及對能源和大宗商品較大的風險敞口,富時100指數年初至今只累計下跌了6.8%。不過,英鎊近期匯價下跌,對該指數以美元計價的相對表現(相較於全球同類股票指數)造成一定影響。
此外,富時100指數成份股近半股息均以美元支付,此現金收入流相當具吸引力。雖然英國股市的風險溢價因近期事件而有所上升,但富時100指數2023年預測市盈率僅為8.3倍,相對歐洲大陸而言仍較值得看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