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Strategy — 04.07.2022

中期回顧與展望

中港股市觀點 - 2022年7月

法國巴黎銀行亞洲區股票諮詢部主管徐啟敏 & 法國巴黎銀行亞洲區股票諮詢部資深顧問李永琛

摘要

直至2022年5月底,我們一直對市場的短期挑戰保持警惕,但長遠而言對中國股票仍然審慎樂觀。上月,我們的觀點轉趨正面,並建議立即採取行動,買入中國股票。我們認為,由於中國最高領導人將在2022年下半年召開中共二十大前,致力重振經濟,市場即將扭轉頹勢。慶幸的是,在充滿挑戰的全球市場環境中,我們的預測大致正確。

展望未來,市場有望於接下來數月進一步回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十四屆金磚國家峰會上強調,要採取更多行動,實現中國的2022年目標。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其他最高領導人確定「消費」為恢復經濟增長的關鍵發力點,促進消費的政策「能出盡出」。另外,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反壟斷法》,自2022年8月1日起生效,旨在「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我們認為,順勢而為、把握機會是目前合適的策略。接下來這個月,市場的任何調整,都將是投資者進場吸納的機會。

重點行業值得留意的發展

  • 中國汽車:國務院確定汽車為透過政策扶持,推動經濟增長的重點領域之一。我們預期,未來數週將有更多省市效仿,推出刺激汽車消費的政策。
  • 中國消費:工信部透露,其將於推出新能源汽車補貼計劃之後,組織新一輪家電補貼計劃。
  • 港股通:香港特區政府正積極向內地監管機構爭取,允許以美國預託證券(ADR)形式上市的中國企業在香港二次上市。
  • 中國互聯網:中國政府近期對平台經濟的論調轉趨正面。對行業的監管仍將持續,但相關的意外負面消息正在減少。
  • 中國醫療保健科技:中國藥監局發佈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明確規定第三方平台不得直接參與藥品銷售。

中期回顧與展望

直至2022年5月底,我們一直對市場的短期挑戰保持警惕,但長遠而言對中國股票仍然審慎樂觀。上月,我們的觀點轉趨正面,並建議立即採取行動,買入中國股票。我們認為,由於中國最高領導人將在2022年下半年召開中共二十大前,致力重振經濟,市場即將扭轉頹勢。慶幸的是,在充滿挑戰的全球市場環境中,我們的預測大致正確:

  • 2022年1月,我們認為雖然中國互聯網股估值不高,但股價表現仍將保持不溫不火,建議採取趁低吸納的策略。
  • 2月,我們建議投資者保持耐心,靈活應變。美國加息可能比預期快,將是市場波動的關鍵因素。
  • 3月,我們建議投資者以適當的板塊輪動策略,應對市場動盪,為今年稍後的週期性反彈做好準備。
  • 4月,我們重申對股市中期審慎樂觀的態度,同時在短期內保持謹慎選股。我們強調,中國財政刺激措施的落實,將是風雨過後的曙光。
  • 5月,我們預期中國內地疫情受控後,將同步推出貨幣及財政刺激政策。
  • 6月,我們建議投資者適時吸納優質H股及A股。只要中國政府致力實現其進取的經濟增長目標,我們相信中國股票市場走勢將向好。

展望未來,市場有望於接下來數月進一步回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十四屆金磚國家峰會上強調,要採取更多行動,實現中國的2022年目標。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其他最高領導人確定「消費」為恢復經濟增長的關鍵發力點,促進消費的政策「能出盡出」。另外,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修訂《反壟斷法》,自2022年8月1日起生效,旨在「健全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

重點行業值得留意的發展

1) 中國汽車-補貼及減稅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中國汽車銷量已強勁復甦,預計2022年5月汽車銷量達186.2萬輛,按年反彈58%(見圖表1)。隨着上海車廠及零部件供應商逐步恢復生產,銷售按年跌幅從4月份的-47.6%大幅收窄至5月份的-17.1%。由於政府推出一系列刺激措施,加上汽車廠商訂單大量積壓,預期銷量復甦將於未來數月持續。

國務院已確定汽車是透過政策扶持,推動經濟增長的重點領域之一。除了中央政府決定降低部分乘用車(引擎排量為2.0升或以下、價格30萬元人民幣或以下)的購置稅外,多個城市已相繼推出新刺激措施支持行業。例如,上海對價格低於及高於15萬元人民幣的汽車,分別提供1萬及2萬元的購車補貼;廣東省提供每輛3,000至10,000元人民幣的舊車置換補貼,以及8,000元人民幣的新能源汽車購車補貼;北京推出每輛高達1萬元人民幣的新能源汽車置換補貼;西安由6月至9月合共發放1億元人民幣汽車消費券;河南鄭州宣佈發放2億元人民幣汽車消費券等。我們預期,未來數週將有更多省市效仿,推出相關刺激政策。

2) 中國其他消費刺激措施

國務院在其33項穩經濟措施中,重新提及「家電下鄉」計劃。工信部透露,其將於推出新能源汽車補貼計劃之後,組織新一輪家電補貼計劃。雖然工信部尚未公佈計劃細節,但我們可以參考2020年廣東省的補貼計劃。2020年,廣東居民可在政府開發的手機應用程式瀏覽家電產品,部分產品以零售價格九折出售,折扣金額由政府與參與計劃的家電廠商各分擔一半。

據估計,此前於2009至2012年推行的全國家電補貼計劃,合共發放約900億元人民幣補貼,以刺激消費需求。中國整體生活水平顯著改善,尤其是較低線城市。由於上一輪補貼計劃已在10年前結束,這些消費品早已超過其生命週期,因此存在巨大的替換需求。我們預期,未來推出的補貼計劃將專注於將舊家電升級為具備物聯網功能的智能電器。

3) 港股通

2022年6月中旬,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透露,特區政府積極向內地監管機構爭取,允許中國企業ADR在香港股市二次上市。目前,不少廣受歡迎的中國企業ADR(大部分為科技公司股票)均不符合資格納入南向「港股通」機制。這些二次上市公司,主要受其主要上市司法管轄區的法規及當局監管。

除了這些ADR有可能獲納入港股通外,我們預期券商、投資銀行及金融服務公司將受惠於交易量上升,合資格股票名單的擴大將促進平均每日成交額。近月,港股通成交額佔香港股市每日成交額約10%至14%,而上一次高峰則為2021年1月的17%(見圖表2)。 此外,我們預期市場流動性將有所改善,有助吸引國際資金流入香港股市。

4) 中國互聯網

中國政府近期對平台經濟的論調轉趨正面,強調其在推動消費復甦及就業方面的作用。自此以來,我們看到一些令人鼓舞的事態發展,對行業表現構成支持。固然,對行業的監管仍將持續,但我們在這方面觀察到的意外負面消息正在減少。

網絡安全

據彭博報道,中國網信辦可能將結束對三間在美上市中國公司的調查,其中包括最大的網約車公司。若此輪調查結束,相信這些公司可能會在香港展開新的上市計劃。 

這對中國科技行業整體而言是一個非常正面的發展,意味着當局對違反法規行為進行有序、透明的調查和處理,而非任意、針對特定公司和懲罰性的回應。

手機遊戲

中國國家新聞出版署於2022年6月7日公佈新一批遊戲版號,共60款網絡遊戲獲批。雖然獲批名單與上一輪審批相似,主要包括較小型開發商的遊戲作品,但隨着審批程序恢復,市場仍將此視為行業整體的正面信號。此外,這輪獲批的遊戲數量,較4月上一份審批名單(45款遊戲)更多。

對大型遊戲開發商而言,由於當局更優先審批小型公司的遊戲,加上其新遊戲發佈的時間安排,收入動力可能將於較後時間實現。

ADR退市

據彭博報道,中國正與美國監管機構討論,允許對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ADR進行現場審計。現場審計檢查將是滿足美方要求的其中一步,美國當局人員將能夠獲取特朗普政府期間通過的法案所要求的審計底稿。

過往,現場審計檢查問題一直是雙方陷入僵局的潛在原因(特別是對持有敏感數據的公司而言)。若談判取得進展,將反映北京十分重視提振市場信心,同時平衡國家安全和商業需求。目前討論仍處於初步階段,但報道指中證監有信心達成協議,並正與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積極交涉,以解決此爭端。

5) 中國醫療保健科技

2022年6月下旬,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公佈《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 草案明確規定,第三方平台不得直接參與藥品銷售。換言之,如果此項修訂獲通過,醫療保健科技公司必須將其經營範圍限制在 (1) 醫院/藥房的科技服務及系統提供商,或 (2) 純網上藥店。我們認為,此侷限將對醫療系統開發商、醫療服務供應商和藥店之間的協同效應造成打擊。

我們認為,這是監管方向一項巨大變化,特別是最近發佈的《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試行)》基本上消除了市場對監管進一步收緊的憂慮。2022年6月9日,國家衛健委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佈此項細則,與2021年10月27日公佈的草案條文相比,基本保持不變,清晰界定各方在提供互聯網醫療服務方面的責任和禁止從事的活動。自6月初以來,醫療保健科技公司股價一直處於升勢,但隨着修訂草案公佈,股價升幅立即被蒸發一半(見圖表3)。

如果修訂草案全面實施,我們預期主要的醫療保健科技公司將不得不將其核心業務分拆成多個獨立實體,即網上藥店,以及專門從事醫療保健系統的資訊科技公司。我們認為,這個行業後續發展的變數太多。在理想的情況下,擁有專門物流網絡的網上藥店,或可在安全便捷的藥品/補充品需求旺盛的背景下發展,醫療保健系統開發商亦可能有進入其他醫療產品和設備市場的機會。而較壞的情況是,網上藥店將須與自己的電商平台母公司正面競爭。此外,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禁止第三方平台收集患者數據,企業將失去醫療體系其中一項最寶貴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