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Strategy — 03.05.2021

中港股市觀點:中國消費力量閃亮登場

馮兆邦 ,亞洲區股票諮詢部主管

概述

中國消費者正處於「甜蜜點」- 投資者對中國消費板塊的樂觀情緒受以下因素的驅動:

1)北京當局對推動消費增長的有力政策支持和承諾;

2)中國消費者抵制西方品牌,為中國本土消費品牌的崛起創造了黃金機會,及

3)行業集中度上升,加上疫情後流動性放寬,使得投資者更有意願為消費板塊龍頭支付估值溢價。

中國汽車業 – 新時代才剛剛開始 – 在中國消費領域中,汽車板塊可能是最重要的支柱。在政府採取多項措施加快長期採用新能源汽車(NEV)後,我們預期今年的復甦步伐將會加快。2020年11月,國務院提出了一項積極目標,即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新車銷售量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

淨零碳目標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進程 - 消費者的選擇範圍也大幅拓寬,更多的豪華汽車製造商陸續推出更多新能源汽車新款車型。規模經濟亦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進而降低展銷價。因此,更高的盈利能力和更強勁的現金流推動了良性循環。與傳統引擎驅動(内燃機)汽車公司相比,我們更看好側重混合動力的新能源乘用車公司。該板塊内而言,我們更傾向於側重高端市場的汽車製造商,他們收補貼削減的影響較小,同時還能把握中國的收入通脹趨勢。

非必需消費品與交通運輸:

1)獲政策青睞的電動乘用車巨頭;銷售收入和現金流強勁的運動服飾品;

2)受惠於短期内有望復甦的長途旅行行業(航空公司、旅遊與免稅店) ;

3)疫情後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主要體現在醫藥科技(網上藥店、醫院及咨詢)、智能物業管理及教育(以新經濟爲主) 。

必需消費品:我們青睞以下往績穩健且具有可持續盈利的贏家:

  1. 已經歷股價調整的高端烈酒;
  2. 持續捕捉積壓需求的護膚品大牌;及
  3. 食品飲料及乳製品龍頭企業。

由於部分中國科技股須承受較高的短期監管風險,因此我們從中獲利。我們也減少的券商的比重,以反映近期境内股市低迷。此外,我們增持中國電動汽車及消費類股。

與美國股市不同的是,中/港股票市場於2021年2月中見頂,此後一直乏方向,這從今年4月新發行的互惠基金規模萎縮(107億人民幣,遠低於今年3月的2264億人民幣)可見一斑(如圖 1)。然而,中國消費板塊在此期間則「反其道而行之」,是表現最優異的版塊之一。

Newly issued A-share mutual funds

投資者對中國消費板塊的樂觀情緒受以下因素的驅動:

  1. 北京當局對推動消費增長的有力政策支持和承諾, 消費增長是「内循環」政策振興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動力;
  2. 中國消費者抵制西方品牌,為中國本土消費品牌的崛起創造了黃金機會,尤其是一直被西方品牌主導的中高端市場;及
  3. 行業集中度上升,加上新冠疫情後流動性放寬,使得投資者更有意願為長期盈利增長穩定的消費板塊龍頭支付估值溢價。

穩健的盈利支撐增長

今年3月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數據比預期強勁,證明中國經濟已從新冠疫情爆發後的低位迅速復甦。在目前市況低迷的情況下,我們更傾向於專注於盈利復甦能見度較高的行業。

中國消費板塊很顯然是表現最優異的版塊之一,剛剛公佈的2020年第四季盈利結果強勁。然而,盈利預測上調情況則個別發展 – 非必需消費品的2020第四季的每股盈利增長拔得頭籌,而耐用消費品及服飾、軟件及服務、以及零售則在2020年第四季按年淨利潤增長排名前三(如圖 2)。我們認爲,即使是同一板塊内的公司,其盈利估算軌跡仍然存在差異,投資於「盈利贏家」則是上策。

我們青睞的子版塊有哪些?

非必需消費品

我們青睞利用新冠肺炎後產生的新消費習慣、獲政策有利政策支持(例如短期内重新開放的國内長途交通、雙循環及中央政府的碳中和目標)。

必需消費品

我們青睞往績穩健且具有可持續盈利的贏家。

基於2020年第四季業績結果及2021年展望,我們總結了一下選股的主要準則:

1)非必需消費品與交通運輸

  • 獲政策青睞的電動乘用車巨頭(詳情請參閲下文);銷售收入和現金流強勁的運動服飾品;
  • 受惠於短期内有望復甦的長途旅行行業(航空公司、旅遊與免稅店) ;及
  • 疫情後人們生活方式的轉變(醫藥科技:網上藥店、醫院及咨詢;智能物業管理;以新經濟爲主的教育) 。

2)盈利往績強勁的消費必需品:

  • 已經歷股價調整的高端烈酒;
  • 持續捕捉積壓需求的護膚品大牌;及
  • 食品飲料及乳製品龍頭企業。 
MSCI China by sector aggregate net profit YoY

中國汽車業 – 新時代才剛剛開始

在中國消費領域中,汽車板塊可能是最重要的支柱。新能源乘用車近期的崛起無疑重新定義行業格局。

中國汽車市場自2020年下半年開始逐漸從新冠疫情的影響中恢復。在政府採取多項措施加快長期採用新能源汽車(NEV)後,我們預期今年的復甦步伐將會加快。2020年11月,國務院宣布了「十四五」期間(2021至2025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計劃,目標是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在全國汽車總銷量中所佔比重達到20%(如圖 3)。

China NEV technology roadmap

據彭博數據(如圖 4),市場預期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在2021年將按年升54%,到2022年將按年升50%,這是因爲汽車製造商紛紛積極推出新能源汽車而且價格具競爭力、購車人士趁新能源購車補貼在2022年底取消之前換新車。

China NEV sales - recovery trend remains on track

淨零碳排放目標加速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進程  

我們相信,倡導淨零碳排放的政策,例如新能源汽車積分和燃油汽車牌照限制,將提升需求。此外,消費者的選擇範圍也大幅拓寬,更多的豪華汽車製造商陸續成功推出更多新能源汽車新款車型。由於銷量大幅上升而形成的規模經濟亦有助於降低生產成本,進而降低展銷價。因此,更高的盈利能力和更強勁的現金流推動了良性循環,帶動了促增長的創新,包括用於快速充電的固態電池,大大提升了電動汽車的吸引力,也讓買家更方便擁有。

半導體短缺對其他國家的傷害大於對中國的傷害

我們留意到,汽車行業目前正面對半導體芯片供應短缺的危機。我們相信,供需動態在未來幾個月將會有所改善,尤其是對中國而言。這是由於中美貿易戰促使中國政府儲存芯片,並物色零部件新來源。因此,我們認爲,今年2月至今以來的股價調整是再進入中國汽車股的好機會。

我們會考慮投資哪些股票呢?

與傳統引擎驅動(内燃機)汽車公司相比,我們更看好側重混合動力的新能源乘用車公司。該板塊内而言,我們更傾向於側重高端市場的汽車製造商,他們收補貼削減的影響較小,同時還能把握中國的收入通脹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