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Strategy — 03.03.2022

乘風破浪

中港股市觀點

法國巴黎銀行亞洲區股票諮詢部主管徐啟敏 & 法國巴黎銀行亞洲區股票諮詢部資深顧問李永琛

摘要

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俄羅斯烏克蘭衝突正對金融市場構成更大壓力。避險情緒升溫和通脹預期上升,令股市備受衝擊。

同時,香港為遏制Omicron疫情而採取嚴厲的社交距離措施,正帶來隨處可見的副作用,零售商更估計銷售收入可能下降20%至60%。

長線而言對股票保持正面觀點。儘管短期內面臨諸多挑戰,但仍有多項因素,讓我們對股票持較長期的正面觀點,包括 1) 強勁的盈利及現金流增長,2) 刺激經濟增長的財政措施,3) 人民銀行放寬貨幣政策,4) 處於高水平的儲蓄,以及 5) 全球取消與疫情相關的流動限制所帶來的提振作用。我們建議投資者以適當的板塊輪動策略應對風險,並為今年較後時間可能出現的週期性反彈做好準備。

3月份重要市場因素包括:

  • 作為中國至關重要的年度政治會議,全國兩會將於今年3月4日和5日揭幕,屆時將闡述中國主要經濟和外交政策。
  • 業績高峰期 – 我們相信市場對企業盈利的預期並不太高。如2021財年業績能帶來驚喜,將可能成為市場催化劑。

重點行業值得留意的發展

  • 中國互聯網:與外賣送餐平台、手機遊戲、金融科技和元宇宙相關的各種負面消息頻出,使行業經歷較大波動。投資者愈加關注互聯網巨企「為國家服務」及對盈利的長期影響。
  • 香港地產:政府提出多項政策,將可能支撐住宅價格,同時將市場力量由零售物業業主轉移至租戶。
  • 銀行及券商:監管機構已完成「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的可行性研究。
  • 亞洲製造商:要評估通脹環境將持續多久並不容易,而俄羅斯烏克蘭衝突正令全球大宗商品供應的短期前景惡化。我們相信亞洲製造商將可能承受大部份的利潤率壓力。

乘風破浪

地緣政治局勢持續緊張,俄羅斯烏克蘭衝突正對金融市場構成更大壓力。儘管事發地區與香港和中國距離甚遠,但避險情緒升溫和通脹預期上升,仍然對股市造成衝擊,也將油價推至多年高位。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亦可能影響全球金融及支付系統的穩定。

與此同時,香港為遏制Omicron疫情而採取嚴厲的社交距離措施,正帶來隨處可見的副作用。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指出,其會員預計商場客流量將下降至少一半,與我們每天目睹的情況一致。零售商更估計,銷售收入可能會下降20%至60%。

長線而言對股票保持正面觀點

儘管短期內面臨諸多挑戰,但仍有多項因素,讓我們對股票持較長期的正面觀點,包括 1) 強勁的盈利及現金流增長,而這將受惠於 2) 刺激經濟增長的財政措施(例如中國「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的計劃),3) 人民銀行放寬貨幣政策,4) 處於高水平的儲蓄,以及 5) 全球取消與疫情相關的流動限制所帶來的提振作用。

我們繼續建議投資者以適當的板塊輪動策略應對風險,並為今年較後時間可能出現的週期性反彈做好準備。

2022年3月重要市場因素

全國兩會 – 作為中國至關重要的年度政治會議,全國兩會將於今年3月4日和5日揭幕。其中,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將於2022年3月4日在北京召開,而十三屆全國人大(中國最高立法機關)五次會議亦將於翌日召開。會議期間,中國將闡述主要經濟和外交政策,關注重點包括:

  • GDP增長目標 – 預期總理李克強將於2022年3月5日全國人大會議開幕時發表政府工作報告。這將是宣佈2022年GDP增長目標的理想時機,預計中國將訂下保持至少5%增長的目標(2021年增長目標為6%以上)。
  • 財政刺激措施 – 自2021年12月以來,人民銀行已實施多輪貨幣寬鬆,包括減息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以穩定經濟,預計中央政府將向國家及省級部門發出指令,將經濟維持在「合理增長區間」。
  • 台灣與國防預算 – 此項指標反映北京對國家安全的評估。鑑於中共將於2022年底的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上選出領導人班子,加上最近的俄羅斯烏克蘭衝突,今年的數字變得更為敏感。

業績高峰期 – 香港股市正進入業績高峰期,考慮到2021年下半年新冠疫情在全球重燃,加上通脹壓力的影響,我們相信市場對企業盈利的預期並不太高。如2021財年業績能帶來驚喜,將可能成為市場催化劑。然而,投資者目前更加關注的是企業對2022年的展望。

重點行業值得留意的發展

1) 中國互聯網監管消息頻出

2022年2月,受各種負面監管消息影響,中國互聯網行業較為波動(見圖表1),這些消息包括:

i.外賣送餐平台被監管當局要求下調對食肆收取的服務費,國家發改委還要求營運商在疫情中至高風險地區向商戶提供費用折扣。

ii.有傳中國將實施更嚴格的遊戲內容監管,並於今年內暫停遊戲審批,但國家新聞出版署和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已隨即回應「闢謠」。

iii.有未經證實的報道稱,中國當局已要求國有銀行啟動新一輪檢查,以查明這些銀行與一間互聯網巨企旗下金融集團有關的風險敞口。

iv.中國銀保監會就以「元宇宙」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發佈風險提示。

隨着互聯網巨企被要求「為國家服務」以實現共同富裕目標,投資者或將愈加關注這些最新發展對企業盈利的長期影響。但我們認為,就外賣送餐平台而言,對商戶的扶持措施似乎是政府更廣泛政策的一部分,目的是加快受疫情影響行業的復甦,而非只是針對外賣送餐或互聯網平台。雖然電子商務平台可能被要求採取同樣的措施支持小型商戶,但我們認為任何此類措施都可能是暫時性的。

儘管中國互聯網行業短期內仍將較為波動,而且對監管消息相當敏感,但整體而言,我們相信新的監管框架及政策已大致界定(例如反壟斷、消費者保護及數據隱私、網絡安全方面),而2022年將更專注於現有監管政策的執行,因此將為行業帶來較少意外的負面消息。

2) 香港的地產相關新政策

香港特區政府於2022-23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多項與地產有關的政策,我們認為這些政策將使市場出現一輪洗牌。簡言之,我們認為這些政策對發展商有利,但將不利於收租企業,而對香港地產行業整體而言則喜憂參半。

  • 利好 – 合資格享有80%貸款價值比率按揭(八成按揭)的物業價值上限將由1,000萬港元上調至1,200萬港元,而九成按揭上限則由800萬港元上調至1,000萬港元。此舉可使中小型住宅物業變得更容易負擔,從而刺激銷售。
  • 利淡 – 財政預算案宣佈了一項前所未有的措施,暫時禁止業主對指定行業追繳租金或中止租約。此措施下,租戶將可延遲繳付租金3個月,並可能延長至6個月。

我們認為新政策將有助支撐住宅價格(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數據顯示,本地私人住宅售價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連續四個月下跌) ,同時將市場力量由零售物業業主轉移至租戶。與零售及辦公室收租企業相比,我們更看好擁有強大住宅項目儲備的發展商。

3) 離岸人民幣樞紐

同時,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在財政預算案演辭中披露,監管機構已完成允許「港股通」南向交易的股票以人民幣計價的可行性研究,並提出詳細的實施建議。 政府將推出支持措施,增加人民幣計價股票的流動性。銀行及券商或將受惠於更高交投量及更大的投資資金池。

4) 原材料通脹及對亞洲製造商的影響

能源、大宗商品、勞動力及運輸成本上升(見圖表2)導致許多國家的通脹加劇,要評估此通脹環境將持續多久並不容易。此外,俄羅斯烏克蘭衝突令全球大宗商品供應的短期前景惡化,因為俄羅斯是鈀金(佔全球37%)、天然氣(17%)、黃金(10%)、原油(10%)、鉑金(10%)、煤炭(8%)、鎳(7%)、鋁(6%)和多種農產品的主要生產國,而烏克蘭則是半導體設備關鍵原材料氖氣的主要生產國。

我們相信,在大宗商品及勞動力成本上漲的情況下,亞洲製造商(尤其是產能過剩及缺乏品牌實力的行業)將可能承受大部份的利潤率壓力。其中,航空公司、必需消費品、汽車、造紙商、建築產品和設備製造商最容易受到成本上漲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