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Strategy — 13.10.2022

在風暴中尋找曙光

投資導航 亞洲版 2022年10月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亞洲首席投資官Prashant BHAYANI &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香港首席投資策略師譚慧敏 & 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亞洲投資專家劉傑俊

摘要 

  • 對持續通脹高企的擔憂、央行採取更加激進的緊縮政策、英國的財政可持續性、中國因新冠疫情限制而復甦乏力以及經濟衰退風險增加, 引發市場再度波動。
  • 由於經濟數據的「好消息」對市場來說是「壞消息」,反之亦然,故市場短期內將持續波動。因此,投資者應保持防守性。
  • 當數據允許,美聯儲收緊節奏將放緩,以及中國黨代會後更多的政治明確性甚至重新開放的計劃,都可能成為市場短暫回升的潛在催化劑。
  • 美國政府債券及投資級別債券、優質股息股、另類投資如追隨趨勢及環球宏觀對沖基金、私募基建及結構性產品均為抵禦波動的防守性潛在解決方案。

完美風暴

美國消費物價指數數據較預期強勁,導致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九月份會議持續鷹派取向,股票、債券及商品市場在更激進的加息路徑下,加上對衰退風險的憂慮增加繼續調整。與此同時,市場因日本央行堅持其超寬鬆貨幣政策而波動加劇,日元突破145年水平,而英國的「迷你預算」引發市場對該國財政可持續性的擔憂,導致英國長期政府債券收益率升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水平,英鎊大幅下跌。再者,中國持續其「動態清零」政策,而與此相關的流動限制限制了經濟復甦的步伐。市場一直在等待第二十屆黨代會宣佈領導人的改組,以及任何新冠疫情後重新開放計劃的跡象。

「壞消息」是「好消息」,反之亦然

受英國取消早前高收入者減稅計劃、美國職位空缺數字出現放緩跡象及預期央行可能步澳洲儲備銀行後塵,放鬆升息步伐等因素提振,近期市場逐漸回穩。由於央行的決策更加依賴數據,較弱經濟數據的「壞消息」將是市場預期緊縮行動的激進程度有所減弱的「好消息」,反之亦然。因此,當我們看到的數據好壞參半,市場仍在未來數月將持續波動。

短期內保持防守性

儘管市場於年初至今出現大幅拋售,我們建議投資者於短期內保持審慎。我們在7月發佈的2022年中期展望:黎明前的黑暗中指出; 今年下半年的潛在「黑暗」和「光明」因素。目前,我們仍處於「黑暗」之中,美國市場的盈利估計、估值倍數、企業債券息差及零售投資者的股票倉位(仍很重,儘管今年出現熊市情緒,但並無淨流出)仍在調整衰退的可能性。

沒有鴿派轉軸,但美聯儲升息步伐放緩

我們還提到「黑暗」之後的潛在「光明」之一是「美聯儲轉軸 」 (轉變為鴿派立場),但這可能會延遲出現。歷史告訴我們,美聯儲傾向直到政策利率高於通脹率前持續加息。美國CPI通脹率為8.3%,而聯邦基金利率為3.25%,美聯儲加息之路仍漫長。儘管如此,當數據允許美聯儲放緩節奏,我們可能會看到市場短暫回升。我們預計11月再加息75個基點,12月再加50個基點,至2022年底,聯邦基金利率將為4.5%。

黨代會後的中國政治明確性

我們在7月強調的另一個潛在「光明」因素是中國第二十屆黨代會(10月16日開始)之後,政治和政策方向更加明確。在當前估值被壓抑和投資者情緒極度低迷的情況下,任何有關重新開放的計劃,即使是漸進的(或分階段的),都可能看到中國資產的大幅反彈。

抵禦波動的解決方案

在資產配置方面,在通脹持續下降的跡象出現,以及金融狀況、長期實質收益率及美元均到達頂點前,我們對股票保持中性立場。

我們將美國政府債券及美國投資級別債券由中性上調為正面,原因是我們認為

  • 美國國債收益率升幅有限, 10年期收益率已觸及4%,
  • 投資級別債券的息差及收益率已重新定價更高,貨幣緊縮及增長下滑的風險已日趨反咉在價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