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Strategy — 12.11.2020

「藍浪」終成「藍波」?僵局 =「金髮女孩經濟」...

投資導航 - 亞洲版 [十一月]

Asia navigator Nov 2020

焦點

  • 各界預測拜登(Biden)會贏得美國大選。特朗普(Trump)總統不太可能承認敗選,而且因爲重新計票和訴訟的緣故,官方結果可能數週後才會出爐。
  • 現時的關鍵在於參議院的控制權,兩黨的爭奪仍處於白熱化階段。目前兩黨已拿下的參議院席位之比為 48-48 (若兩黨最終各獲得50個席位,則由副總統投出決定性的一票)。剩餘的席位中,有兩個可能會被共和黨收入囊中,而另外兩個則可能會在明年1月5日進行第二輪選舉。
  • 隨著大選將近尾聲,市場的焦點將轉向新冠疫苗發展以及額外的財政刺激計劃(可能要取決於參議院多數黨最終花落誰家)。

各界預測拜登勝選

經過數日的計票工作後,多間媒體機構宣佈拜登預計會當選美國總統、哈里斯(Harris)當選副總統。此外,哈里斯當選創下美國歷史上的三個「第一」:她將成爲出任美國副總統的第一位亞裔美國人、第一位黑人及第一位女性。特朗普總統並未承認敗選,因此作爲選舉流程中的一環,自動重新計票及訴訟挑戰可能會持續數週。迄今爲止,歷來所有的訴訟挑戰並未對當時的大選結果構成重大影響,我們亦將繼續密切監測這些事態的發展。選票方面,拜登目前在全國領先,可能會獲得300多張選舉人票,超過當選所需的270票。雖然兩位候選人的選票差距比預期的小,但不及2000年大選時那麽接近。當時大選獲勝的關鍵取決於一個州的結果 – 弗羅里達州,而布什(Bush)以537票的微弱多數戰勝戈爾(Gore)。

誰將贏得參議院改選?

拜登可能是32年來首位在沒有掌控國會的新總統。目前,共和黨和民主黨各有48個席位。共和黨將需要51個席位才能成爲多數黨(若兩黨各獲得50個席位,則由副總統投出決定性的一票)。共和黨的兩個席位,即阿拉斯加和北卡羅萊納州的選票尚在統計中,可能最終還是會被共和黨收入囊中。而佐治亞州另外兩個參議院席位很可能會於明年1月5日舉行第二輪選舉。在如此情景下,要想成爲多數黨,共和黨需將這兩個席位悉數拿下,而民主黨則拿下其中一個便可

在1992年和2008年的總統大選中,獲勝當選的都是民主黨人,而在佐治亞洲隨後舉行的第二輪參議院選舉中,選民投票率下滑近40%。然而,此次投票率的下滑幅度可能要小得多,畢竟今年大選創下100多年來的最高投票率,而且它對於決定參議院花落誰家無比重要。誠然,民調早前預測的參議院席位呈現52比55掀起「藍浪」的局面並沒有出現。

「藍波」演變成「藍流」的機會有多大?

根據PreidictIt 預測,民主黨拿下參議院的機會目前略低於30%。因此,市場目前預期國會會陷入僵局。此外,儘管民主黨如期拿下眾議院控制權,但出人意料地丟失部分席位。因此,選民投票支持的其實更多是更換總統,而非政黨層面權力分配的變更/國會的政策層面。如果最終出現國會分裂的局面(兩黨分別控制兩院),拜登未來需要深厚的兩黨合作技巧。然而,共和黨是否能保住參議院的控制權,要到明年1月方能揭曉。

財政刺激計劃何時能通過以及規模如何?

在談到兩黨合作時,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 選舉勝出後表示,「首要任務」是通過經濟刺激計劃。然而,我們都知道,這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國會可在年底前採取臨時「瘦身」版財政計劃,包括雙方都能接受的領域,即擴大失業保險金領取資格,而且如果雙方能就州和地方政府的援助達成一致時,則會推出薪資保障計劃貸款(小企業貸款)。此外,已達成一致的關鍵領域當中的一部分可延長至明年1月,臨時措施亦是如此。在年底前達成更大規模、更全面的協議仍有可能。如果參議院不太可能易主(更大機會妥協?)及/或參議院仍能運作,那麽佐治亞州第二輪選舉則可能促使在財政政策上更爲保守的共和黨通過更廣範的財政刺激計劃。儘管如此,整體財政刺激水平將不及「藍浪」。即使通過任何財政刺激計劃,也不太可能會對第四季的經濟增長構成影響,卻會影響明年的增長。然而,市場將審視刺激計劃通過的時機。

美國聯儲局再度「統領」金融市場……

若財政政策不盡如人意或者延期至明年,這將增加聯儲局在12月採取寬鬆政策面對的壓力。雖然聯儲局於11月初議息會上如期按兵不動,但聯儲局官員有討論資產購買計劃以及其在支撐經濟復甦方面發揮的作用。考慮到新冠疫情不斷惡化,也取決於財政政策方面的結果,聯儲局可能加大規模、及/或延長目前的資產購買計劃。市場對於聯儲局及其他央行(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的關注可能在12月會進一步增加。舉例來説,歐洲央行已提及,由於出現第二波疫情,會在12月調整政策。「央行救市」自環球金融海嘯以來「無休無止」,而且仍在上演且進展良好。

我們怎麽看?

我們在大選前發表的月刊(10月刊:大選重要與否?還看「政策」而非「政治」)中曾提及,大選是重大的政治事件,非經濟事件,最關鍵的是看它將如何影響經濟週期。我們建議提前「弱勢買進」,而且歷來大選前股市會小幅修正,但大選結束之後會反彈,原因是無論哪個政黨獲勝,不確定性都會消退。我們已見到,9月和大選前的一週(歐洲第二波疫情大爆發)曾出現兩次修正。此外,我們曾强調,由於美國大選帶來的短期不確定性及新冠疫情的影響,波幅已飆升至超過正常值50%的水平,而大選結束後,股市與外匯市場的波幅均會下跌。

S&P500 performance

自二次世界大戰以來(2008年除外),標普500指數在大選前後的平均表現

資料來源:彭博、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截至2020年10月14日

上週的市場反應與歷史情景如出一轍。標普500波動率指數(VIX)下挫50%,從41跌至25(仍處於歷史高位);而週内各市場紛紛上揚,標普500指數升7%,Euro Stoxx指數升8%(以美元計升10%)、MSCI中國指數升6%,以及黃金升4%。外匯波動率亦下跌,美元指數走弱至兩年來低位,接近9月關鍵位。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率由於財政刺激計劃預期低迷而下滑5個基點,但週五回升後跌幅小於預期。中期而言,我們預期美國及環球經濟明年會復甦,孳息率會因此走高。

VIX

隨著大選結果更加明晰,波動率下跌、市場造好

資料來源:彭博、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截至2020年10月14日

usd bonds

因可能出現分裂的國會, 美元及美國國債孳息率而走弱

資料來源:彭博、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截至2020年10月14日

市場正轉趨樂觀:

  1. 大選事件風險正在消退,但我們仍在等待最終的「官方」結果。
  2. 目前國會分裂意味著:1) 財政刺激計劃規模更小;2) 不會大幅加稅;及3)監管不會有大動作,正如選舉後科技及醫療保健板塊出現上漲時的情況。
  3. 僵局 =「金髮姑娘經濟」。考慮到歐洲和北美新一波疫情來勢洶洶,12月環球央行加碼貨幣刺激政策面對的壓力可能會加大。謹記,病毒似乎在寒冷的溫度下更容易存活傳播,正如今年年初在肉製品包裝廠爆發那樣。
  4. 疫苗進展將至關重要,關乎2021年各國重新開放的步伐及環球經濟,特別是對市場中的週期性板塊以及債券孳息率的中期走勢。

我們仍「高配」股票、投資級企業債及黃金,同時對美元匯率保持整體審慎觀點。

從細枝末節來預測未來:

美國大選後要關注的議題包括關鍵内閣職位的探討,這些職位將由華爾街密切監察,他們將判斷溫和與進取的民主黨候選人之間的取捨,後者較難獲得可能由共和黨執掌的參議院之首肯。最後,市場可能會對任何貿易有關的評論都很敏感,如果總統換届令環球貿易前景略微更加樂觀,這可能會導致風險溢價更低,進而將利好新興亞洲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