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攻略– 何去何從?
鄭婉君 亞洲區股票諮詢部資深顧問
摘要
考慮到以下情況及潛在的不利因素,我們對美國股市抱持更具防守性的觀點:
- 流動性/財政刺激見頂: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政府推出了激進的財政刺激措施,同時注入大量流動性,但隨着經濟重啟,此利好因素將逐漸消退。
- 宏觀經濟/業績見頂: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低,2021年上半年企業盈利錄得大幅增長,但我們預期此相對強勢將於2021年下半年開始減弱。
- 盈利預測上調見頂:由於目前企業的盈利預測已十分正面,我們認為此情況逆轉的風險將開始上升。
- 估值高企:多項指標均顯示,美國股市估值依然高企。如上述不利因素在未來季度陸續浮現,美股將有被下調評級的空間。
隨着美股在2021年9月經歷短暫調整後迅速反彈,我們重新檢視直至年底的投資策略:
值得關注的股票:
- 合理價格增長(Growth at a reasonable price, GARP)股票– 這些股份在最近數星期已明顯回調,包括超大型科技股、大型軟件/硬件股以及支付相關股份。
- 醫療保健– 該行業屬防守性板塊,相對市盈率維持在多年低位,許多股份的估值依然吸引。
趁低吸納的股票:
- 能源– 在全球供求緊張導致油氣價格飆升的情況下,相較於整體股市,能源股在短期內將帶來更佳的通脹對沖作用。
- 金融– 我們特別看好大型銀行,因為它們將受惠於聯儲局縮減買債規模所引致的孳息率曲線趨陡,而提早加息亦可提振其業績表現。
- 半導體– 我們開始觀察到,行業中不同領域的表現正變得參差不齊。
適宜獲利離場/迴避的股票:估值昂貴的增長股、必需消費品股。
美股攻略– 何去何從?
考慮到以下情況及潛在的不利因素,我們對美國股市抱持更具防守性的觀點:
- 流動性/財政刺激見頂:自從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政府推出了激進的財政刺激措施,但隨着經濟重啟,此利好因素將逐漸消退。流動性方面,聯儲局已宣佈從本月開始,逐步縮減其每月1,200億美元的買債計劃。
- 宏觀經濟/業績見頂:由於去年同期基數較低,2021年上半年企業盈利錄得大幅增長,但我們預期此相對強勢將於2021年下半年開始減弱。當經濟增長開始放緩,採購經理指數(PMI)見頂回順,股票表現通常將在短期內受壓。
- 盈利預測上調見頂:供應鏈中斷、工資及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已開始影響公司的業績展望。由於目前企業的盈利預測已十分正面,我們認為此情況逆轉的風險將開始上升。
- 估值高企:多項指標均顯示,美國股市估值依然高企。如上述不利因素在未來季度陸續浮現,美股將有被下調評級的空間。
短期內,我們不排除市場可能會繼續上揚,但建議投資者保持靈活。我們的投資策略如下:
1. 值得關注的股票:合理價格增長(GARP)及防守性醫療保健股
估值仍然是我們的主要投資驅動因素。我們看好合理價格增長(Growth at a reasonable price, GARP)股,因為這些股份在最近數星期已明顯回調,包括超大型科技股、大型軟件/硬件股以及支付相關股份。
出於對競爭加劇的憂慮(尤其是來自「先買後付」服務的競爭),支付網絡供應商、收單機構等支付相關企業近期表現疲弱。然而,我們認為市場對此反應過度,因為「先買後付」企業主要是利用現有扣賬卡網絡處理交易,影響兩者業務的經濟因素頗為相似。考慮到2022年的預期盈利增長,我們認為此類股份的估值相當吸引。
醫療保健屬防守性板塊,股價近期隨利率急升而有所回落。由於行業的相對市盈率維持在多年低位(與標普500指數比較,見圖表1),許多醫療保健股的估值依然吸引,是值得留意的投資機會。
我們較看好與新冠疫苗及治療主題相關的大型藥廠。我們亦看好醫療保險、動物健康及醫療診斷/設備領域的大型優質股。
此外,軟件、互聯網及醫療保健等行業的許多股份都擁有較強的定價能力,因此在人力、運輸及原材料成本上漲的環境下具備優勢。

2. 趁低吸納的股票– 能源、金融、半導體
能源– 全球供求緊張導致油氣價格飆升,令能源行業從中受益。儘管美國油氣企業是否符合長期能源轉型主題仍存在疑問,我們預期相較於整體股市,能源股在短期內將帶來更佳的通脹對沖作用。
大型能源企業近期股價急升,並已達到技術性超買水平(見圖表2),因此我們考慮在這些股票回落時買入。上游企業因油價高企而產生的現金流,亦有利於油田服務公司業務。
金融– 金融業中,我們特別看好大型銀行。聯儲局縮減買債規模,或將導致孳息率曲線趨陡,而提早加息亦可能提振銀行收入和盈利。銀行業2021年第三季業績再度報捷,其中交易及投資銀行業務活躍,有助抵銷貸款增長所面臨的挑戰。從聯儲局近期的壓力測試可看出,各銀行在步入2022年之際,可透過增派股息和股份回購來提高對股東的支付。
半導體– 儘管市場普遍認為,半導體短缺可能會持續到2022年,隨着訂單交貨時間繼續延長,行業中部分領域的股價技術走勢開始令人憂慮,包括記憶體、汽車半導體及半導體設備股。我們觀察到,行業中不同領域的表現正變得參差不齊。
- 由於個人電腦市場相關零件短缺,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價格正在下跌。然而,我們認為這一調整可能是短暫的,因爲有跡象顯示2022年超大規模(hyperscale)客戶的伺服器需求將相當強勁。
- 同時,市場憂慮晶片供應短缺導致的過度下單,可能會在未來引致存貨囤積。車用晶片方面,由於汽車製造活動受供應因素影響而中止,汽車半導體銷售速度較汽車製造更快,但汽車半導體需求可能於生產回復正常後反彈。
- 基於對強勁伺服器需求和定價能力的預期,我們對雲/計算半導體的看法最為正面。
即使在表現參差的背景下,半導體股估值已大幅向上重估,多隻股份價格均處於歷史區間高位。

家庭裝修股是另一可趁低吸納的行業。儘管行業增長會隨著經濟重新開放而放緩,但鑑於家庭裝修開支與樓價正面相關,我們預期相關開支將保持韌性,而2021年第三季的趨勢似乎超出預期。
3. 適宜獲利離場/迴避的股票– 估值昂貴的增長股、必需消費品
我們建議迴避估值昂貴的增長股,尤其是無法盈利的科技公司。在利率上升或業績遜於預期而引致市場無序調整的情況下,這類股份將首當其衝。
另外,定價能力較差的股票正面對利潤率壓力。多間必需消費品企業已受惠於新冠疫情期間的強勁需求,包括家居用品、清潔和消毒產品、休閒食品和其它雜貨。隨着經濟重啟,消費支出更可能會轉向需求壓抑已久的消費者服務,而非此類貨品。商品價格及運輸成本上升,亦可能令定價能力較低公司的利潤率受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