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 Strategy — 14.09.2020

科技股盛宴後:價值股接棒登場

投資導航 - 亞洲版 [九月]

Well done tech: time to hand value the baton

焦點

  • 美股8月屢創新高,主要由科技股領漲。市場的承險意欲旺盛,主要是因為1)新冠疫苗;2)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以及3)環球經濟持續改善。9月初,等待已久的科技股修正終於來臨,我們上個月已經警告過這一點。
  • 新冠疫苗消息的增加預期會成為金融市場的主要推動力。對新冠疫苗消息的敏感度有利於價值/週期性股票,資金應從成長股輪轉至價值股。鑑於近期股市上升覆蓋範圍擴大,有跡象顯示這種輪轉已開始出現。
  • 市場健康修正有利於確保升市持續更久。我們預期未來市場會繼續波動,因為新冠肺炎、美國大選以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仍是主要風險。我們繼續建議採取「槓鈴策略」以應對各種可能出現的變數。

屢創新高之後終迎來等待已久的修正

金融市場8月份的樂觀情緒高漲。正如我們在此前的《投資導航》中所指出的那樣,股市自6月整固以來,一直保持強勁的漲勢。科技股憑藉「一己之力」引領環球股市大漲,縱使投資者對於牛市能持續多久仍有疑問。的確,標普500指數和納指早前升穿疫情前的水平後屢創新高。有關 (1) 新冠疫苗研發取得積極進展,(2) 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再次得到確認,以及 (3) 經濟數據不斷改善等方面的消息都大大提振市場承險情緒。在傑克遜霍爾(Jackson Hole) 全球央行年會召開期間,美國聯儲局宣佈轉用「平均通脹目標」,釋放低利率持續更久的訊號。許多投資者都認為此舉可爲風險資産托底,但與此同時仍預期央行和立法者未來均會推出更多刺激措施。9月初,科技股出現修正,打破上漲勢頭,而進取的看漲期權部署令這一局面加劇。儘管如此,我們仍看好股票。隨著新冠疫苗正面消息增加並取代科技股成為金融市場的主要推動力,我們預期市場資金會從成長股轉向經典的價值股和週期性股票。

等待已久的股票輪轉或近在咫尺

在最近的盈利季節中,許多互聯網巨頭的盈利勝過預期,遠期盈利預測亦被上調。科技板塊的樂觀情緒創歷史新高,這從主要受科技股驅動的納指表現就可以看出來,該指數自3月低位上漲約76%。科技股和成長股反彈及急劇上漲,價值股目前看起來越有吸引力。自2018年以來,MSCI成長股指數相對MSCI價值股指數的溢價幾乎已增加至2018水平的三倍。

forward PE

資料來源:彭博、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截至2020年9月6日

單從美國五大科技巨頭(即FAANG:臉書、亞馬遜、蘋果、奈飛、谷歌)來看,這五隻股從3月水平升至近期高位,漲幅高達124%,跑贏標普500指數。若觀察標普500等權重指數,其表現才勉強回升至疫情前水平。這表明漲勢並沒有延伸至大盤市場。很顯然,資金從科技巨頭輪轉的趨勢已累積以久。9月初終於有跡象顯示這一輪轉開始發生,標普500指數中的74隻成分股在一天之內齊創歷史新高。 

預期新冠疫苗消息會日益增加:週期性/價值股有望從中受惠

正如我們發佈《2020年中展望》以來一直所說的,我們認為從現在到年底這段期間會出現更多新冠肺炎疫苗的正面消息。只要有疫苗研發取得進展的好消息發佈,金融市場就會歡欣雀躍。8月23日是最近的一個重大疫苗消息,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宣佈緊急批准新冠康復患者的血漿作為治療方法,而特朗普政府則正考慮跳過常規的美國監管標準以加速批准英國一款已進入試驗階段的新冠疫苗。根據我們對各市場及板塊的敏感度研究,我們發現若干週期性/價值板塊似乎對類似消息的反應更加強烈。

從商業週期的角度來看,這也說得通。一款獲批核的新冠疫苗誕生最終意味著新冠疫情即將結束,而一切也終將回歸正常。若該疫苗能有效治療新冠病毒,保持社交距離的禁令也有望進一步放寬。陷入完全呆滯的板塊也有可能會重啟,而環球需求上漲亦能刺激就業。一般來說,這就意味著新一輪經濟擴張的開端。這也就難怪週期性/價值板塊對新冠疫苗正面消息最為敏感。

就國家而言,市場對新冠疫苗消息的反應,很大程度取決於人口和經濟結構。新興市場國家將受惠最大。事實上,無論從社會還是經濟上來看,許多新興國家恰恰是受新冠疫情打擊最嚴重的地區。當中包括以旅遊業、國內消費及製造業為重的國家,比如印尼和泰國。這些國家也最有可能抓住任何首個獲批疫苗的機會,因為從經濟層面來講,這是它們抗擊新冠肺炎最合理的方法。

MSCI world index

資料來源:彭博、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截至2020年8月31日

vaccine

資料來源:彭博、法國巴黎銀行財富管理,截至2020年8月31日

修正令股市健康發展:採用「槓鈴」策略應對未來市場波動

在我們日益習慣於社會環境「新常態」的同時,投資者亦需要適應環球超寬鬆貨幣政策的新常態。正如我們以往指出,寬鬆的立場及過度的流動性的確能支撐估值高企,但最終也須企業盈利的配合。不少大型科企的強勁盈利令人安心,但股市要持續上漲,修正是很重要而且令股市健康發展。

美股9月初從歷史高位回落。這一回落其實蓄勢已久,投機者買入看漲期權帶動科技個股大幅上漲,因為交易員透過買進標的股來對沖風險。獲利回吐以及估值擔憂自然令波動加劇。但值得注意的是,價值股在此期間的相對表現較為優異。

鑑於環球經濟停滯後基數較低,市場預期經濟數據未來會持續改善。有鑑於此,我們認為,科技股很可能會稍作喘息,並讓週期性/價值股迎頭趕上,擴大漲勢範疇。同時也需要謹記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惡化、美國大選及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等其他各種主要風險。

因此,在邁向本年最後一個季度之際,我們繼續建議採用「槓鈴」策略。我們對成長股長期而言會跑贏毫不懷疑,但接下來的幾個月里,資金向週期性/價值股輪轉的趨勢可能才剛剛開始,特別是考慮到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新冠疫苗的正面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