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2025
#MARKET STRATEGY

投资导航 亚洲版11月 | 中国股票重回国际视野: 从“不可投资”到“不可忽视”

Prashant BHAYANI 亚洲首席投资官 | 谭慧敏 香港首席投资策略师 | 刘杰俊 亚洲投资专家

article-banner

在2024年强劲反弹后,中国股票 (包括国内A股及在香港上市的H股) 在2025年再次表现出色。外国投资者近年来因中国股市持续低迷而普遍视中国股票“不可投资”;但这一看法现已逐步转变为视中国为“不可忽视”的市场之一。尤其是今年年初DeepSeek (深度求索) 取得突破性进展,以及内地一系列人工智能(AI)创新不断,众多投资者开始重新审视对中国股市前景的悲观情绪。

我们继续看好中国股票,并认为A股和H股后市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主要推动力包括: 

  • 由基建延伸至应用端的AI需求持续上升
  • 中美两国“以升级促缓和”的贸易摩擦“战略”
  • 企业盈利有望回升
  • 股票估值相对合理及投资者信心增强

1. 由基建延伸至应用端的AI需求持续上升

在最近召开的四中全会上,北京当局明确将“科技自立自强”列为“十五五”规划核心目标。中国拥有丰富且具成本效益的可再生能源及电网基础设施,在该领域处于全球领先地位,能够满足AI强劲需求带动下大幅增加的用电需求。此外,中国也是全球主要AI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服务设备的生产国。预计中国今年的AI资本支出可能达到人民币6000-7000亿元(见图1),庞大的内需市场有助推动本土科技品牌商业化及规模化。 

2. 中美两国“以升级促缓和”的贸易摩擦“战略”

近期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取得积极成果,双方同意将芬太尼关税立即减半至10%,并暂缓一年征收对等关税、出口管制及海事费用等。这些措施可能会将2025年美国对华加征关税加权平均税率从32%降至22%,与区内国家(例如东盟约20%、韩国约15%)接近。

市场对双边关系暂时缓和的反应平淡,因相关紧张局势降温已在预期之内,且中美一向采取“以升级促缓和”的互动策略,但此举确实令资本市场更加清楚未来政策走向。

这项新协议标志着“休战”,惟难言贸易紧张彻底结束,未来仍存变数。此外,长期来看,双方在科技和关键矿产方面的脱钩仍可能加速。 

這項新協議標誌着「休戰」,惟難言貿易緊張徹底結束,未來仍存變數。此外,長期來看,雙方在科技和關鍵礦產方面的脫鉤仍可能加速。 

3. 企业盈利有望回升

中国股票 (包括A股和H股) 年初至今的强劲升势主要由估值扩张推动,而非企业盈利。预期整体盈利增长将于明年见底回升。未来盈利的主要潜在驱动力包括:AI资本支出带动的利润增长;“反内卷”行动及消费刺激措施带来的利润再膨胀;以及随着中国产品竞争力提升而不断增加的海外市场敞口带来的利润增长。

 4. 股票估值相对合理及投资者信心增强

虽然恒生指数和沪深300指数于今年十月触及多年高位,但远期市盈率目前分别为12.7倍和16.3倍,远低于标普500指数的25.8倍。

截至十月底,香港股市今年以来累计录得的南向资金净流入达到创纪录的1620亿美元。我们继续看到国内投资者对香港和中国A股市场的信心持续提升的潜力,这意味着将有更多过剩储蓄重新分配到股市。我们亦相信,鉴于环球资金分散投资需求、中国股票相对估值合理及对中国市场长期“低配”,未来中国股票将逐步重回国际投资者视野。

中国股票 (A股 + H股):建议逢低买进

  • 由于“十五五”规划未提供科技领先或经济平衡的细节或具体目标,我们认为接下来值得关注的重要会议将是拟于今年十二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拟于2026年三月召开的两会。
  • 在“美联储托市”和“特朗普托市”的背景下,金融条件趋于宽松,利好风险资产,包括中国股票。此外,预期中国将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内地的金融条件亦正逐步改善。
  • 建议投资者在市场回调时吸纳A股和H股。我们继续喜欢投资于增长股/科技股,以及香港/中国金融及中国电信板块的高股息股的杠铃策略。